(元)張可久
美人自刎烏江岸[1],戰火曾燒赤壁山[2],將軍空老玉門關[3]。傷心秦漢,生民塗炭[4],讀書人一聲長歎。
(據中華書局版《全元散曲》)
作者檔案
張可久(生卒年不詳),字小山,約活動於公元1280年至1348年前後,慶元(今浙江寧波)人,一生仕途不甚得意,曾做過典史一類小吏,生平好遊,足跡遍及江南各地,暮年寓居杭州。張可久是元代第一個將主要精力都傾注於散曲創作的作家,也是元代保存散曲數量最豐的作家,今存小令855首,套數9篇。其散曲取材廣泛,多寫景抒懷、男女戀情、酬唱贈答之作,注重格律工整,風格清而有味,常以詩詞意趣入曲,體現了散曲雅化的特點。
含英咀華
這是一首懷古傷今之作。作品通過三個不同時代的史實,揭示出無論是楚漢相爭,還是三國混戰,給老百姓帶來的都是災難的真理。“傷心秦漢,生民塗炭”二句,既深刻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本質,也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對讀書人麵對曆史和現實無可奈何的喟歎。
起首三句鼎足對,將三組曆史典故平行排列。首起不直說項羽,卻以“美人”開篇。四麵楚歌、霸王別姬的一幕,仿佛眼前,分外悲壯。接下敘曹操被蜀吳聯軍大敗於赤壁,班超空老玉門關,戰爭之慘烈,撲麵而來。同時,這三句還暗示出作者思想的軌跡:“自刎”暗示戰爭勝敗的不可料;“曾燒”標誌戰爭成果的不足恃;“空老”說明戰爭功業的不足道。下半部分三句抒感,點明了上述三組畫麵在“秦漢”的時間上及“長歎”的內質上的聯係,它們除了表現戰爭本身的殘酷意味,更表現了古今曆史所無法避免的悲劇共性,即造就了人民的巨大災難。“傷心”二字承上啟下,聯結了現象與本質,使戰爭悲劇的主角,從“美人”、“將軍”之類,轉向了真正的受害者——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最後以“讀書人一聲長歎”作結,含味深厚,引人深思。“讀書人”是包含著作者在內的文士,麵對戰爭風雲,朝代更迭,百姓遭難,無可選擇。“一聲長歎”裏有著匹夫之責,國事之悲,更多的則是傷民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