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2],巫山巫峽氣蕭森[3]。
江間波浪兼天湧[4],塞上風雲接地陰[5]。
叢菊兩開他日淚[6],孤舟一係故園心[7]。
寒衣處處催刀尺[8],白帝城高急暮砧[9]。
(據中華書局版《杜詩詳注》卷十七)
作者檔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市)。杜甫出身於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受的教育與熏陶,使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非常關注。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被唐肅宗任命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久被貶,棄官入蜀後,寓居成都草堂,一度入西川節度使嚴武幕府,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又稱杜工部。
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曆史轉折時期,身經喪亂,蒿目時艱,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曆和人生體驗,故其詩多關注國家命運,涉筆社會動**、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這些有著豐富社會政治內容和濃鬱時代氣息的眾多優秀詩篇,被譽為“詩史”。杜詩以其內容的博大精深,表現手法的蘊藉沉著,尤其是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垂範後世,被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創作詩歌1400餘首,其中很多名篇傳頌千古,有《杜少陵集》傳世。
含英咀華
杜甫晚年曆經流離,寓居四川,尤其在成都草堂,曾經有過一段相對安寧的生活。後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於是離開成都,輾轉漂泊到了夔州,住了兩年左右。《秋興》即是唐代宗大曆元年(766),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律詩,共8首,這裏所選的是第一首。此時的杜甫備嚐人生艱辛,身心憔悴不堪,但仍時刻關心著國家形勢,盼望“安史之亂”的噩夢早日過去,國家與百姓能夠重歸安寧。但受到“安史之亂”重創的國家,元氣大傷,內憂外患,國運危迫,猶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為此深感憂慮。寫此詩時,詩人年已55歲,人到晚年,葉落歸根之想更為迫切。本詩由悲自然之秋起興,進而悲人生遭際之秋和悲國運衰落之秋。全詩充溢著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蘊涵深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