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文社會科學概論

第一節 經濟學及其曆史

字體:16+-

經濟學是一個有機整體。經濟學隻有以價值機製還是以價格機製為核心之分,沒有宏觀、微觀之別。以價值機製為核心,微觀經濟學也是宏觀經濟學;以價格機製為核心,宏觀經濟學也是微觀經濟學。以價格機製為核心的經濟學隻是對經濟過程的近似描述;不管其形式多精密,都不可能做到對經濟現實的精確反映。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經濟學起源希臘色諾芬、亞裏士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衍生出了演化證券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邊緣學科。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學研究和應用受到國家和民眾的關注越來越高,理論體係和應用不斷完善和發展。

經濟學家曾經給出定義: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馬歇爾《經濟學原理》)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範圍歸納入“微觀”或“宏觀”層麵。“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缺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製上的選擇等。“宏觀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麵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隻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義,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為經濟學的邏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