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日下午參觀了布爾穴俘公社之後,由莫斯科的郊外回到城內,順便彎到紅場,去看列寧的墓,因為這墓在下午五時後才開放給大眾看。每次在這樣開放的時候,往往有兩三千人在墓前的紅場上排成蜿蜒曲折的雙人隊,順序等候著走入墓門去瞻仰這位革命領袖。我們這天共乘著三輛特備的公共汽車,到紅場時,已見有幾千人排著雙人隊在那裏等候著。他們向例對外國來賓特別優待,可不必在這長隊中等候,先行進去。所以我們這三大輛汽車裝到的八九十個“外國來賓”占著便宜,下車後另外排成一個雙人隊,先行進去。
列寧墓背著克裏姆林的高牆,前麵便是叫做“紅場”的大廣場——遇有閱兵或是其他遊行大會,都在這裏舉行。墓的全部是用深紅色的大理石建造的,雖不甚高大,而氣象卻非常嚴肅。門口有紅軍的兵士兩個持槍守衛,矮矮的門上刻著俄文“列寧的墓”字樣。進門之後,有石階引著向下走——向地窖走。向下走時,轉過兩三個彎,在每一個轉彎處也都有紅軍的兵士持槍守衛著。我們這兩人一排的隊伍很靜肅地向下走,最後走到一個地窖,靠牆的周圍是略凸的兩人一排可以通行的行人道,中央便是列寧的玻璃棺所在處。這玻璃棺是三角形(尋常的棺材是長的四方形,棺材頭是四方形,列寧的玻璃棺是長的三角形,棺材頭是三角形),全部是玻璃造的,裏麵有電燈很亮地照耀著,腰以下有絨氈罩著,腰以上全部現出;身上穿的有人說是工人的衣服,看上去是古銅色的嗶嘰製的,形式和在中國所謂“中山裝”的一樣,兩臂都放在外邊,一隻手放在腰際。枕頭是紅綢製的,頭上沒有戴帽,可看見紅黃色的頭發,中央已禿。宛然如生,完全像閉著眼在睡覺。棺的兩頭各有一個紅軍的兵士持槍立正著,氣象很嚴肅。我們想到列寧雖死,他的後繼者仍能本他的主義和策略,努力向前幹,天天在那裏建設,時刻在那裏發揚光大,他雖死而未死,中國成語所謂“雖死猶生”,他很近似,所以就算他不過是閉著眼在睡覺。也未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