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是近年國內很熱的一個領域,本書不是以生態理論的介紹與探討為主,而試圖在相關理論的啟發下,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倫理觀念的確立,提供一些必要的本土敘事文本資源,並試圖進行初步的闡發。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們在曲阜師範大學任教時,師長加同事的李欣複教授就曾幾次熱情地鼓勵我們搞生態美學,而我們直到前些年才知道,一般認為,李欣複教授發表在《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的《論生態美學》,就是國內第一篇完整地論述生態美學的文章。[1]
可惜我們沒有及早認真請教學習。
在中西方比較的視野中審視中國傳統文學,聚焦傳統生態敘事,闡發其蘊含的生態倫理思想,是本書的主要任務。在這一語境中的“中國傳統文學”,其範圍相對說來,要比“古代文學”(上古時期—1840年)要大、要部分地在“近現代文學”(1840—1949年)中延伸一些。因而傳統小說研究,主要在中國古代文學疆域,也包括晚清近代小說,特別是民國時期沿用古代文學慣常題材、主題、觀念創作的武俠小說等通俗文學作品。傳統小說作為研究對象,畢竟有著數千年流傳的曆史,以作為“中國語言文學”二級學科的“中國古代文學”為主,雖有所拉伸超越,還是免不了後者具有的較為傳統、穩定的研究模式和堅守這些模式的頑強。因此,相對其他相關學科,對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借用、新視角、新理論特別是與現實聯係密切的“經世致用”選題,可能較易產生、產生較大的排拒心理,也不排除,堅守作家作品研究模式等一些“門戶之見”的現象,在相關的一係列評價中發生。
著者持守多年的主題學研究方法,多借重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理論,在古代文學研究中雖然處於“非主流”位置,但將“生態倫理批評”的理論用於傳統小說,的確具有較大創新勇氣,也得力於另一作者的寶物、災荒的文學人類學研究。盡管,該選題所涉史料非常瑣碎、龐雜,基礎工程前期準備較長,實際上,早20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就已有所留意了。而恰如對中國災荒史和環境史研究有重要引領作用災害史研究大家李文海先生所實踐的,他認為對偏重史學為主的研究者來說,“學問是拿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