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理、倫理的文化取向
1.比德與媚道
中國山水畫在獨立發展之初,就表現出追求哲理的特色。魏晉南北朝山水畫的獨立,借力於以《老子》、《莊子》、《周易》為思想基礎的玄學,與先秦諸子的自然審美思想有著直接的聯係。以孔子、荀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山水比德”說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學家派的“道法自然”說都從不同角度論證了人與自然統一的關係。從倫理道德觀念出發去看待和品評自然現象和藝術現象,這是儒家美學的特點之一。孔子“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等論述,強調自然山水之美,與人的人格修養和道德心理結構之間有某種異質同構的關係,所以才對自然山水的喜好有著不同的選擇標準,孔子追求的是倫理道德規律和自然規律可以交流和互融的統一性。“儒家一方麵從所謂‘利用、厚生’,即物質生存需要的滿足方麵來講人與自然的統一;另一方麵又更為強調從所謂‘正德’的方麵來講人與自然的統一,認為倫理道德的規律和自然的規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天與人是相通的,‘天道’與‘人道’是一個道。”[1]
以自然物來比擬象征人的精神品格,在孔子之前就有《詩經》的比興傳統。無論是《詩經》中“瞻彼淇奧,綠竹如簣,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璋”,抑或是《國語》中師曠提出的“樂以風德”,《左傳》中記載的“文物昭德”,還是《管子》中的“以禾比德、以玉比德”等,都是從人的倫理道德觀出發去看待自然現象和藝術現象。受此影響,古代山水畫家多選擇鬆石、竹石、樹木作為景物構成的主體,把鬆、竹、梅、菊、荷等作為君子之風和完美人格的象征。“歲寒三友”“四君子”等是山水畫的重要題材內容。唐代的畢容、韋偃、張璪、王墨、王宰等人都以擅畫鬆石見長,五代的荊浩也酷愛畫鬆,“寫鬆數萬本,始如其真”,他曾在《筆法記》中讚頌鬆樹的品格:“不凋不容,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葉張翠蓋,枝盤赤龍。下有蔓草,幽陰蒙茸。如何得生,勢近雲峰,仰其擢幹,偃舉千重。巍巍溪中,翠暈煙籠。奇枝倒掛,徘徊變通。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貴詩賦,君子之風。風清匪歇,幽音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