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 汝企和
研討陳老學術成就的論文已有許多篇,然對陳老在教育方麵的建樹,尚鮮見有專文論述。劉乃和先生曾指出:“我們的陳垣老校長,從事教育工作達70年,在我校擔任校長前後47年,這在我國教育史上是極少見的。他一生為醫學教育、工讀教育、平民教育、師範教育、大中小學教育等多方麵都作出過不少貢獻。不少史學界著名學者都出自他的門下,多少優秀人才都曾得到過他親手培育和指導,他在我國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1]然而近年出版的多部頗為優秀的教育史專著中,均未見有論述陳老的教育成就或教育思想的專門章節,更未見有研究陳老對於中國曆史文選課之貢獻的文章,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同時也從側麵反映出對老校長教育成就研究甚為匱乏這一現狀。本文試圖通過剖析陳老創設史學名著選讀和曆史名著評論這兩門課(以下略作“兩課”)之事例,來揭示陳老在曆史教育方麵的一項成果,以及他對中國曆史文選課之巨大貢獻,並由此管窺其部分教育思想與教學特點,以期借鑒陳老的經驗,進一步深化曆史文選課的教學改革。
全文分三大部分:一、創設“兩課”的時代背景與陳老的主觀因素;二、“兩課”的內容、授課方法以及對老校長教育思想與教學特點之管窺;三、兩課與陳老思想的深遠影響。
一
對於“兩課”產生的時代背景,劉乃和先生回憶道:“20世紀20年代初期……過去青年作文寫稿都用文言文,五四運動後中等學堂也改為白話課本,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在這種局勢下,“陳垣……認為曆史係今後更應有專門講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課程。因此就提出設置這門新課,他起名為‘史學名著選讀’。”“他還認為……曆史係學生必須有目錄學的知識,因此,不久他又提出設置另一門新課——‘曆史名著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