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CAT)是一種適應被試能力水平的測驗(Chang & Ying,2007)。CAT根據被試已經作答題目上的表現,從題庫中序貫選擇適合被試潛在能力水平的題目給被試作答。避免能力高的被試作答太多容易的題目;能力低的被試作答太多難的題目。相對於紙筆或非自適應的機考,CAT具有很好的優勢:第一,被試隻需作答更少(一半)的題目,測試時間更短,就可以獲得紙筆測驗同樣的精度;第二,在計算機自動評分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即時報告學生分數,並提供關於學生能力、知識和技能等豐富的診斷信息,有助於輔助教學;第三,多媒體技術甚至虛擬化技術讓題型新穎,使測驗情景更具真實性,能夠測量紙筆測驗難以測量的多個方麵的能力;第四,建立在客觀測量理論基礎之上,結合最新的項目選擇算法或試卷實時生成技術,使測驗的質量和安全性更高。
在我國,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也運用到了軍隊入伍考試中,通過自適應考試淘汰一部分有心理缺陷的人,每年淘汰一個師左右的人員。承接此科研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獲得了全軍重大技術貢獻獎,在2010年1月14日完成的“中國軍人醫學與心理選拔研究”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測評是建立在相應的測量理論、方法和技術之上,才能保證測評結果的客觀性、全麵性與有效性。
CAT必須以現代測量理論之項目反應理論為基礎。與經典測量理論相比,項目反應理論具有以下優點(戴海琦,2010;丁樹良,羅芬,塗冬波,等,2012;漆書青,戴海琦,丁樹良,2002):項目反應理論深入測驗的微觀領域,將被試特質水平與被試在項目上的行為關聯起來並將其參數化、模型化,這是自適應測評客觀化和量化的前提;IRT模型項目參數的估計獨立於被試樣本,這是為自適應測評建立大型題庫的重要理論依據;項目難度參數與能力參數是定義在同一個量表上的,這一特點為自適應測評奠定了基礎;Fisher局部信息量和相對熵(Kullback-Leibler,KL)全局信息量,可以度量被試能力點估計測量誤差和區間信息量,這是自適應測評構建選題算法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