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二、阮籍、嵇康的自然論玄學

字體:16+-

阮籍(210—263)、嵇康(224—263)與何晏、王弼是同時代人,但過世的時間較晚。阮籍死於景元四年(263),嵇康死於景元三年(262),比何晏、王弼多活了10餘年。正是在這10餘年期間,政治局勢進一步惡化,知識分子麵對魏晉禪代的亂局,備感現實的苦悶,思想精神上也有所變化。

阮籍、嵇康二人的自然論玄學思想是從何晏、王弼的貴無論玄學思想發展而來。從“無”與“有”,“本體”與“現象”,“自然”與“名教”的對應關係來看,自然論玄學與貴無論玄學一脈相承。4人在正始年間也都傾向於將“無”與“有”,“自然”與“名教”相結合。

阮籍“本有濟世誌,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25]。阮籍早年所著的《樂論》和《通易論》中認為天地自然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以君臣、夫子、夫婦為內容的“名教”效法自然,本身也是和諧的,即便偶有失衡,也可以通過人事加以補救。但是後來,他在現實當中看不到實現理想的希望,隻得縱酒狂歡,逃避現實。可見其放浪形骸原非心之所向,隻是迫於險惡的政治環境才不得不如此。

嵇康亦是如此,早年間寄希望於優秀人物實現理想政治,充滿樂觀的心態和昂揚的情緒。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原來的精神支柱崩潰,其內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思想也隨之發生改變,被迫重新在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環境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平衡。如果“名教”出現了弊端,變得不合理,人們就會對它進行調整和改造。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人主張以“真實”來糾正名教中的虛偽,他們認為:“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應神明、正萬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實而已。”[26]出於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嵇康和阮籍拋出了以“自然”為本,以“名教”為末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