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博物館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機構。在它存在的第一個世紀,其扮演的眾多角色及其創建的眾多項目已經令人驚訝,具有挑戰性,且跟它已經展示出的科學和技術一樣具有戲劇性和動態性。由於這些原因,和許多其他博物館一樣,科學博物館的曆史遠遠超出其發源地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的局限。確實,《國家的科學》這個標題可能乍一看與這段曆史無關。這樣的標題可能預示著本書會描述應用科學是如何貢獻於該國經濟和物質福祉的,或者說,本書可能是用來支持科學規劃的。又或者說,這個標題可能會介紹在科學知識生產領域一段主要公眾中心的曆史,如國家物理實驗室;或科學家的主要產地,如科學博物館的鄰居帝國理工學院。盡管科學博物館並沒有主要從事科學研究,也沒有直接培養科學家,但它確實鼓勵許多年輕觀眾成為科學家。因此,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它為國家提供了科學。通過向百萬觀眾展示科學圖像與科學事實,並通過將技術作為應用科學的一種形式,科學博物館塑造了許多人的科學觀念。科學博物館還繪製出工業革命的標準畫像,且框定了英國科學課程的範圍。阿克萊特(Arkwright)紡紗機、火箭機車、惠特斯通(Wheatstone)的五針電報機、貝塞姆(Bessemer)的酸性轉爐、J.J.湯姆森(J.J.Thomson)測量電子荷質比的裝置、萊特(Wright)的飛行器和沃森-克裏克(Watson-Crick)的DNA模型,這些發明的卓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一定程度上,其卓越性應部分歸功於它們曾在科學博物館中展出過。
正如羅伯特·巴德在開篇章節中闡述的那樣,科學博物館可以充當國家和公眾的關鍵中介,可以表現科學和技術的本質特性,這些功能都不是偶然的。它們不僅是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遺留的結果,而且是傑出科學家和改革者團體35年遊說的結果。在他們的要求下,英國政府創立了現代科學博物館,確保了博物館提供的信息與它自己的目標相一致。正如湯姆·沙因費爾德(Tom Scheinfeldt)和薩德·帕森斯(Thad Parsons)在接下來的兩章敘述的那樣,一旦全球戰爭的威脅迫在眉睫,昔日的“和平博物館”[它本身試圖將科學博物館從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中區分出來]就會成為英國軍事準備的展示地。莫裏斯在關於臨時展覽的那一章裏提到,科學博物館如何說服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使用臨時展覽給公眾傳播潛在的信息。這些臨時展覽從“能量守恒”到“芯片的潛力”都有所涵蓋。這使得博物館成為公眾觀念的塑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