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新聞采編實務

第十五章 預測同樣需要依據——預測性新聞報道

字體:16+-

先來看路透社的一篇稿件。

【路透社倫敦1999年10月17日電】題:中英關係進入平穩發展新時期

英國本周小心翼翼地鋪設了紅地毯,以恭候中國國家領導人對該國的首次訪問。這次訪問標誌著中英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兩國過去的關係一直動**不定。

緊張的英國官員稱,由於英國的商業利益、人權和中國的尊嚴問題都是極其重要而不容忽略的問題,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訪問“不容出半點差錯”。

江澤民19日首次在英國公眾場合露麵將決定他此次訪問的調子。屆時他將與伊麗莎白女王一同參觀倫敦市中心。江澤民主席還將享有下榻白金漢宮的殊榮。

江主席出訪的第一站是倫敦,隨後將訪問法國、葡萄牙、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沙特阿拉伯,訪問將於11月3日結束。

英國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歐洲國家,而北京對英國的出口是進口的兩倍。英國負責貿易的國務大臣約翰·巴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在過去的5年中,中國在英國的投資一直在穩步增長,但在這裏注冊的中國公司仍然隻有100家左右。我希望看到這一數字增長。”

認為雙邊關係變得成熟起來的英國官員,把訪問視為經過從鴉片戰爭到“**”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軍事和外交衝突後兩國關係進入平穩時代的象征。

他們認為,兩國關係之所以穩定,關鍵是英國兩年前將香港歸還給了中國。一位英國高級官員說:“香港回歸中國很順利。中國也履行了它的義務。”這位官員接著說,“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力而言,有些地方還令我們擔心,我們也一直向他們提出這些問題。但中國人的經濟和社會權利已有真正的改善。”

這篇稿件雖然不長,但涵蓋的內容很多:對已發生之事進行的解釋,對要發生之事的預告以及對這些事實將要產生的影響進行了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