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調查報道側重於複雜事件、有爭議的社會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調查報道開始涉及人類對世界事物的認識,一些人類認識上的偏差通過調查報道得以糾正。例如:兒童注意力分散、多動的症狀,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美國《60分鍾》節目經過調查證實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同時,向公眾揭示在美國和歐洲每年有25萬兒童患有這樣的疾病。如果不治療,將嚴重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和心理發育。
此外,有關科學實驗題材的選題也成為調查報道的關注對象。如:宇宙的奧秘、航天飛機的發射等。
這類題材將調查報道和紀實手法相結合。
1986年1月發生的“挑戰者”號爆炸事件,時隔10年之後,CBS運用調查報道將事件發生的真實原因公之於世,改變了人們過去的看法,即:“挑戰者”號失事的原因並不是由於天氣而引起的,而是由於美國國家航天局盲目追求航天飛機每年發射的次數和榮譽而造成的。
現代的調查報道以電視調查性紀錄片的方式最為生動,吸引了無數觀眾的注意力,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1.調查采訪報道的起源
沿著曆史的脈絡追溯,調查采訪報道應該說最早起源於西方報紙。1918年《紐約晚郵報》記者哈羅德·A.利特代因揭露新澤西州監獄濫用職權而獲“報道獎”,這是最早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調查采訪報道。
1972年,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兩名青年記者羅伯特·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報道了“水門事件”的內幕,這一轟動全美並最終導致尼克鬆引咎辭職的新聞報道,不僅使兩位記者一舉成名,也使得調查采訪報道的獨特魅力得以充分展示。
從此,調查報道受到各家媒體的普遍重視並成為它們贏得受眾擴大發行的有效武器。就連密蘇裏州錫達利亞隻有5名記者的《民主黨人與資本》報,居然也用兩名記者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調查當地私運海洛因的情況,並最終經法庭查證,將一名長期任職的警察局局長撤職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