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維也納愛樂樂團北京係列音樂會
時間:2013年11月2日—4日
地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
指揮:克裏斯蒂安·蒂勒曼(11月2日、3日)
鋼琴/指揮:魯道夫·布赫賓得(11月4日)
曲目:11月2日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11月3日 貝多芬降B大調第四號交響曲;貝多芬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11月4日 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11月2日,2013維也納愛樂樂團北京音樂會係列第一場,又一次感受到維也納愛樂的細膩、敏感、多變,它呈現的麵貌非常反映指揮家的風骨,今天也不例外,在蒂勒曼的調控下,我們聽到的是一個更輕、更快、更敏捷的貝多芬,有時稍有多愁善感,但非常有邏輯。第二樂章發展部的賦格,沒有英雄征戰的刀光劍影和豪邁之氣,而變成了徜徉在冷峻的阿爾卑斯山陰雲凜冽的山間的動態圖景。總之,這都是蒂勒曼和維也納愛樂非常合拍的地方。相比阿爾卑斯山北邊的德國樂團來說,維也納愛樂很多時候的確不夠硬朗,風多骨少,而且維也納愛樂的圓號、雙簧管、長號(本場沒有)……都跟其他樂團不同,整體聲音概念其實細聽之下也大相徑庭。我在現場聽到的是,蒂勒曼非常尊重這樣的傳統,沒有刻意去改變維也納愛樂的音色,也沒有掐著樂團的脖子非要掙出金石崩裂之聲,他是位偉大的引導者。而且,有一點蒂勒曼和維也納愛樂是非常一致的:它們都傾向於自然而稍克製的收放,點到為止,不拖泥帶水。今天曲目中的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和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都是標準編製,沒有用“大四管”,當然,在現代樂器中,銅管和木管都比18世紀音量大、混響好,為了平衡聲部比例,弦樂肯定是比貝多芬時代多的。現場聽到“維也納之聲(Viennese sound)”,感受深刻,難以細表……我為了更好地感受維也納愛樂聲音的密度和清晰度,坐得很靠前,犧牲了聲像和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