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風西韻:感受音樂之美

音符點綴下的普羅旺斯風俗畫——比才的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

字體:16+-

一提起《阿萊城的姑娘》(L’Arlésienne)這個名字,熟悉歐洲古典文學的人馬上會想到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家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寫的同名短篇小說和同名戲劇;熟悉西洋繪畫的人大概也會聯想到19世紀荷蘭後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梵高的一組同名畫作(共6幅肖像畫,但與都德的文學題材無任何關聯)。至於廣大的西洋古典音樂愛好者們,肯定立刻就會想到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兩首管弦樂組曲《阿萊城的姑娘》第一組曲和第二組曲,但能知道比才此前還為都德的同名話劇寫過一套戲劇配樂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由於比才的兩首《阿萊城的姑娘》組曲太受歡迎,他的同名戲劇配樂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今天,可供選擇的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的唱片要遠遠少於同名組曲的唱片。同樣的例子還有挪威作曲家格裏格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詩劇《皮爾·金特》所作的戲劇配樂(也是同名組曲比戲劇配樂更多被演出和錄音)、德國作曲家門德爾鬆為英國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亞的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所作的戲劇配樂(其中的序曲、婚禮進行曲等更為人所熟知,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錄音也很多)。

源自都德的同名小說

比才為話劇《阿萊城的姑娘》所作的配樂完成於1872年。無論是都德的劇本,還是比才為這部戲所配的音樂,實際上都是受托之作。1868年5月6日,巴黎的劇院經理人萊昂·卡瓦羅(Léon Carvalho)因經營不善,入不敷出,不得不宣布他所經營的歌劇院(Théatre Lyrique)破產倒閉。迫於生計,他很快搬到了一個新的場所——雜耍劇院(Théatre du Vaudeville)。在這裏,卡瓦羅開始了一個大膽的冒險計劃,他想著手恢複早已被邊緣化的配樂話劇。當時,這是一種半死不活的戲劇類型,話劇被配上了音樂,像歌劇一樣,演出現場的舞台樂池內也有管弦樂隊伴奏,話劇演員之間的對白在現場音樂的伴奏下進行,音樂起到塑造人物性格、強化戲劇衝突並烘托氛圍的作用,就像現在的影視音樂的作用一樣。1872年初,萊昂·卡瓦羅找到都德,讓都德為他寫一台新的話劇。於是,都德從自己三年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磨坊書簡》(原文Lettres de mon moulin,英文名Letters from My Windmill)中,挑選出其中的短篇小說《阿萊城的姑娘》,將它改編成了一部三幕四場話劇。都德的名字對於廣大的中國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他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由於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自1912年首次被翻譯成中文介紹給我國讀者後,一個世紀以來長期被收入我國的中學課本,被幾代國人看作是都德最著名的作品,可謂家喻戶曉。但因其存在違背曆史真實的硬傷,近年來極具爭議,甚至有人主張將其從中學課本中拿掉。在都德的祖國法國,其實很少有人讀過《最後一課》這篇小說。而《磨坊書簡》則不然。作為都德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盡管它在1869年才正式合集出版,但其中的一些短篇早在1865年都德年僅25歲時,就在當時的《事件報》和《費加羅》等報紙和雜誌上刊登過,都德的小說家的聲譽也正是從這時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磨坊書簡》對於都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磨坊書簡》中那些兩三千字的短篇小說細致地描繪了眾多各色人物和社會景象,生動地反映了法國南部地區人們的性格特征和當地的文化風情,既富於幽默感,又充滿人情味,令人過目不忘,因此深受法國人的喜愛,特別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法國南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