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古代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最偉大而獨特的成就之一,是象形文字的發明。從公元前4000年象形文字的產生到公元4世紀象形文字的最後絕跡,這種神秘難懂的文字在埃及使用了3000多年。它促進了古代埃及社會的發展,也使古代埃及的燦爛文化得以保留,為後世人們所了解。
一、象形文字的產生和演變
古代埃及文字形成之後,在文字形體上經曆了4個階段的變化,即象形文字、祭司體文字、世俗體文字和科普特文字。
象形文字[1]在古埃及使用的時間最長。從形成到迄今所知最晚的象形文字銘文——刻寫於公元394年的菲來銘文,3000多年時間裏象形文字從未被廢棄過。象形文字(hieroglyph)一詞來源於希臘語,由hieros(神聖)和glupho(雕刻)組成。希臘人之所以這樣稱呼古代埃及的文字,是因為他們最初見到它時,它幾乎僅見於神廟的牆壁和公共紀念物上。古代埃及人自己則稱這種文字為“神的文字”,他們認為是智慧之神托特發明了文字。
象形文字起初用於各個方麵。它既可以刻在神廟或墓室的牆壁、木棺、石棺、石碑上,或是寫在紙草紙上,用於宗教或紀念性銘文;也可以用來書寫商業和官方文件。神廟、墓室牆壁及公共建築物上的象形文字常常刻畫得很精美,並繪有鮮豔的色彩,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給人以美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象形文字越來越限於紀念碑上,限於宗教性內容上。
象形文字的書寫方向一般是從右到左,但也可以從左到右,從上向下,或從中間向兩邊分寫,以達到美的裝飾效果為原則。閱讀時根據文字中人或動物的麵向來判斷,人或動物都麵朝著文字的起始之處。
由於象形文字複雜難寫,第5王朝時,從象形文字中簡化出了一種草體字,即祭司體文字(hieratic)。“祭司體”或“僧侶體”一詞來自希臘文hieratikos,意為“祭司的”或“僧侶的”,因為希臘羅馬時期這種文字隻由祭司使用。祭司體文字主要寫在紙草紙上,起初與象形文字十分相像,公元前2000年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外形上與象形文字差別很大,主要用於一切非宗教的文書。公元前1000年後,祭司體文字也用來在紙草紙上書寫宗教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