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本帶有探索性質的研究著作,這本教材寫來讀來都免不了枯燥煩瑣,“後記”想輕鬆些,就以我喜歡的方式,開門見山做些寫作背景的交代吧。
本書是文化部“全國基層文化隊伍培訓教材”之一,是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的直接指導和推動下完成的。2010年,文化部在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示範區”創建、公共文化服務製度設計研究等重要工作的同時,啟動了全國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工作,培訓工作的需要,是本書得以產生的直接原因。
當然,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問題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書的產生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實務界先後發生了三次大的文化建設熱潮(當然,這與文化理論界20世紀80年代的“西學熱”、90年代人文精神大討論及之後學術界的相對沉寂與分化不同),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延續至新世紀初的“文化發展戰略熱”,各地紛紛推出各種“文化立市”、“文化大省”規劃,體現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相對分化,各自獨立的發展趨勢;另一次是90年代末的“文化產業熱”,是市場力量與傳統文化領域的大麵積融合,所謂文化經濟化;再就是2002年以來,尤其是2005年以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熱,可視為隨著我國公共文化需求增長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步伐加快,提高文化福利水平,實現公民文化權益的體現。每次文化建設熱潮,都反映了重大的現實需求,推動著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從某種意義上說,從文化產業熱適度轉向公共文化服務熱,是我國從單一的經濟發展觀向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轉變的一個縮影。公共文化服務問題一經提出,一定程度上就質疑著“唯GDP”的發展觀、“平衡”著“社會運動式”的文化創意產業熱。將人們的目光從“文化是好生意”、“文化是新經濟增長點”的經濟關懷上部分地拉回來,拉回到去切實地考慮如何滿足每個公民閱讀、審美、休閑娛樂等基本精神需求,去營造社區和諧融洽的日常生活氛圍,尤其是去關注困難群體的基本文化權利,去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去追尋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簡言之,拉回文化關懷本身,對共同價值的認同、對非功利的審美與娛樂需求的正視、對全麵提高人的素質和精神生活質量的關注等。當然,這中間的關鍵,是對掌控著公共資源的政府的文化管理職能與服務職責的重新審視與正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