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森和列維-斯特勞斯沒有延續研究詩歌線性軌跡(閱讀的含義)的方法,而是剖析詩歌的網狀圖形,以便能讓詩歌的豎向應和(對應性、對照),這些應和使詩歌如音階:結尾因此就可以回應開頭,或者某一行詩預示另外一行詩,等等。因此,這些詩句絕對不能僅僅揭示其修辭效果,不能僅僅揭示讀者所感受到的印象,而是要漸漸揭示詩歌真諦。
因此,神秘好像無法穿越。米歇爾·裏法特爾說得非常對,他指出了雅各布森和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方法與他們的大膽結論之間的差異。他裝出一副天真的樣子,指出無法抵禦對詩歌詮釋的衝動。我不敢確定是否理解,但是我相信在幾乎世俗的分析方法和哲學的焰火之間有著天壤之別。裏法特爾之所以沒有遭受借助詞義分析的指責,沒有掉進詮釋的陷阱,是因為他一下子站在了詞匯的高度:他認為,詞義終究由詞匯決定,應該把它們放置在詞語、修辭和詩學背景中研究。其研究比雄心勃勃的結構主義研究更接近傳統的風格研究,所以更具有說服力。”
“這種身後之大為人愛寵,這種精神的繁殖力,這種達到最高點的光榮,應該不僅僅依係於一些例外的狀況。這些例外狀況之一,便是那和詩的效能結合在一起的批判的智力。波特萊爾在這罕見的結合中得到一個主要的發現。他是生來富於感官而明確的;他是富於敏感的,而這敏感的要求便領導他去作形式的最精妙的探討;但是如果他並沒有由於心靈的好奇,無愧於在愛德加·坡的作品中發現一個新的精神世界的機會,那麽這些天賦無疑隻會使他成為戈諦艾的一個敵手,或是巴拿斯派的一個高手藝術家而已。明銳的魔鬼,分析的精靈,論理與想象,神秘性與籌算的最新鮮最迷人的配合的發明者,深鑽並利用藝術的一切方法的文學技師,他覺得這都在愛德加·坡身上顯現出來,而使他驚異。這些許多獨特的見解和異常的預期都使他迷醉。他的才能因而變形了,他的定命因而燦然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