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二、作品分析

字體:16+-

1.《娜嘉》

《娜嘉》作為布勒東的代表作,體現出超現實主義的理論主張及創作特征。但是它的文體的歸屬備受爭議,有人稱它為小說,有人又加以具體限定地說它是詩體小說,也有人將它視為敘事體散文。“《娜嘉》標誌著超現實主義在文體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詩的語言,散文化風格,小說的外型構造糅為一體,使小說失去了原有的模樣,使散文又變得不像是它自己,而詩的意味與色彩更加劇了某個單純文體的變異和雜容。”[6]如果稱它是一種無體裁或雜體裁的作品或許更為準確、恰當。

作品的名字叫《娜嘉》,可是對娜嘉的敘說卻大約隻占到三分之一,與傳統的小說模式大相徑庭。閱讀後很難對主人公作一個明確的評價,她的形象特征,性格特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個人物卻給我們留下不可泯滅的印象,同時又富有神秘感。整部作品也可看成是一份亦真亦幻的追憶式記錄,對夢幻的潛意識活動的記述,一段段插語無特定的時空界限,無前因後果的邏輯關係,它們自由切換,隨意流變,令人難以捉摸。根據作品內容,可將其分為三個部分。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語氣和視角陳述見聞感受,構成了小說的主線。“我是誰?”作品的開頭提出一個現代最嚴峻的社會和哲學課題。接著按情節發展的時間順序進行敘述。首先提起的是先賢祠廣場的“偉人旅館”。“我”1918年前後就居住這裏,後來搬到海濱瓦郎熱維爾鎮的昂戈莊園,直至1927年。“我”以自身為對象,對沉思和夢幻展開幾乎是斷斷續續的實驗。隨後,“我”展開了對往事的追憶——在阿波利奈爾的《時間的顏色》初次上演的那天,“我”被一個青年錯誤地看成是自己已經逝世的朋友。“我”此時腦中又浮現出自己的朋友巴秀(巴秀死於在夢幻記錄的實驗中過分地服用麻醉劑),以及巴秀生前在《蒂蕾齊亞絲的**》中扮演的角色。又如,“我”在夕陽西下時分在巴黎與人相遇,不出三天,“我們”就又可以重新相逢。最後描寫一個中國人發明了一種分身術,一個人闖進紐約,變成幾百個跟他一模一樣的人。這一切使“我”魂飛魄散……作品中充滿了類似這樣的無序回憶與聯想,構成了小說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