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四、作品分析

字體:16+-

1.洛特雷阿蒙與白日夢

打開《馬爾多羅之歌》,各種信息紛至遝來。真實的、虛假的、符合邏輯的、不通常理的,就像很多陷阱,給不同的讀者以不同的判斷標準,低下的、高超的、非常現實的、過於詩意化的,等等。可見讀者對文本的釋意是五花八門的。對於洛特雷阿蒙的作品而言,它大量涉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活動,充斥著非理性、非科學,甚至是非邏輯的內容。因此,精神分析法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在解讀《馬爾多羅之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主人公馬爾多羅的一些充滿怪誕甚至凶殘的行為恰似表現詩人的白日夢。

如前文所述,詩人在塔布就讀中學時結識了一個名叫達澤的小男孩兒。從首次出版的《馬爾多羅之歌》的第一部分來看,這個達澤對詩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秘密呢?詩人的哪些人生經曆促使他寫出了如此不羈、夢囈般胡言亂語的詩句呢?他的心智健全嗎?顯然,從現有材料中很難直接得到答案,這是一個謎。盡管在兩次出版的第一支歌和後續的幾支歌中,詩人盡力抹去自傳的痕跡,“使讀者精神錯亂”。不少精神分析都從童年入手。童年是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中不可逾越的過程。但是並非所有童年時的經曆都長久地延續著。“長久延續的常常是對個體生活道路和個性心理影響深重,對個體的人生構成有深遠意義的那些經曆物。這種經曆物並非是一個靜態的、已經定型的‘內容’,而是一個延續的、曆時的動態過程。這種動態性又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方麵,童年時的某種經驗被納入整個人生經驗的整體長河中,其自身的意義和價值被不斷地變換生成。另一方麵,這種經驗溶入生命活動和心理構成的整體後,參與了心理結構對新的人生經驗和行為方式的規範和建構。”[9]洛特雷阿蒙的童年是怎樣的?他在十七個月大的時候失去了母親,也就是說,他的童年是在一種缺失狀態下度過的,他缺失母愛。這種缺失性體驗伴隨著認知活動的活躍。而個體認知的活躍正是為了消解“缺失”,但並非總能達到目的。於是,個體往往會出現某些奇異的認知現象,如產生錯覺,幻想,癲狂等。人格心理學派馬斯洛認為,嬰兒出生後的頭十八個月裏,如果不能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那麽長大後他們可能會有心理病態,無法愛別人,也不需要別人的愛。幾十年過後,根據當時同在一個修辭班學習的同學回憶說,伊其多爾·杜卡斯對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非常感興趣。俄狄浦斯得知真相後發出痛苦的嘶叫,挖去自己的雙眼,詛咒命運的那一幕對伊其多爾·杜卡斯來說簡直太妙不可言了。詩人甚至感到遺憾,認為俄狄浦斯的母親死去的場景並沒有使悲劇的效果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如果暫不考慮這位同班同學幾十年後的回憶的真實性有幾分,那麽也許就可以認為在《馬爾多羅之歌》中殘忍、暴虐的描寫也是情理當中的,是詩人自然感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