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第六節 洛特雷阿蒙

字體:16+-

一、緒言

所有深邃的思想都有一個麵具,開啟麵具的過程往往撲朔迷離。洛特雷阿蒙就是這樣一位戴著麵具的人物。一個多世紀以來,麵對這位年僅二十四歲就離開人世的詩人,文學批評界對他的關注此起彼伏。由於其作品的複雜性和極端性,各方學者對這個曾經一度被置於世界詩歌發展史邊緣地帶的詩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明白,我行將完全毀滅。”的確,除了《馬爾多羅之歌》、兩篇《論詩》和幾封書信之外,他短暫的生命留給我們的線索少之又少。然而他的作品卻如洪水猛獸一般充滿了反叛和摧殘,對一個沒有絲毫防備的頭腦來說是“不安全的”。有人認為洛特雷阿蒙的作品充斥著夢囈般的胡言亂語,隻是一個不羈少年的信口雌黃,根本稱不上文學作品;也有人認為作者是嘩眾取寵、不懷好意的惡作劇製造者,說這部作品是一個騙局,一種滑稽現象。對這些評論意見,好像洛特雷阿蒙在自己的詩句中就曾經預見過似的:“古老的海洋,你的水是苦澀的,味道和批評界評論美術、科學和一切事物時分泌的膽汁一模一樣。如果一個人有點天才,那他就被當作白癡。”[1]

在肯定的評論中,最重要的來自超現實主義流派。布勒東認為洛特雷阿蒙代表了現代詩歌的強大動力。阿拉貢說:“一旦我們開始品味《馬爾多羅之歌》,所有的詩歌都會顯得乏味而且做作。”

洛特雷阿蒙的《馬爾多羅之歌》全集於1869年交給拉特魯瓦出版社出版,但是由於當時嚴格的文化審查而最終未能麵世。幾年後,這個版本由拉特魯瓦賣給了在比利時的法國編輯兼書商洛澤。洛澤為原版本更換了封麵並注明於1874年出版。1885年,正是在洛澤的書店裏,《馬爾多羅之歌》引起了《青年比利時》主編馬爾斯·瓦爾和幾個為該雜誌撰稿的詩人的注意,從此開始在一些作家中傳閱。隨後,該作品又被推薦給於斯曼、布洛瓦等人。在詩人死去20年後的1890年,《馬爾多羅之歌》的再版是詩人真正意義上的複活。1891年,古爾蒙在名為《Le Mercure de France》的雜誌上再次提到這部作品,他認為,“如果精神病醫生讀過這本書,他們會將作者歸入受迫害狂之列,因為他隻看到了他本人和上帝,而且上帝令他不安。”拉爾博於1914年2月在《La Phalange》中分析並評價《馬爾多羅之歌》,阿拉貢稱之為“極其珍貴的資料”。而後,阿拉貢和布勒東都抄寫了保存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裏的《馬爾多羅之歌》和《論詩》,並且在1919年4月和5月的第二期、第三期《文學》雜誌中對作品的內容進行了詳細地介紹,極力讚揚了這種文學革命,奉洛特雷阿蒙為超現實主義的先驅,並寫下了《洛特雷阿蒙代表了現代詩歌的絕對狀態:聽聽超現實主義的革命!》。布勒東說:“直到今天,我都完全不能冷靜地看待這種好像超越了一切人類之所能的意義。”布洛瓦評價說:“至於文學形式,在這裏找不到。這裏是流動的熔岩,是荒誕、邪惡和凶殘。”對文學界的墨守成規與故步自封極為不滿的超現實主義創始人之一的艾呂雅則稱:“在1866年到1875年之間,詩人們都在係統化地將行將分裂的東西聚合在一起,洛特雷阿蒙做得比任何人都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