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波的詩歌創作分為四部分:詩歌,最新詩句(或新詩),地獄一季,彩圖集。這四部分最後被收集在一個詩集裏。
1891年,自從詩集第一次出版以來,出版界形成了這樣的傳統:詩集的“詩歌”部分收集了蘭波從1870年1月2日發表在《大眾雜誌》上的《孤兒們的新年禮物》到1871年9月中旬出發去巴黎之前在沙勒維爾創作的《醉舟》的所有詩歌。這一部分共收詩歌41首,既有深受波德萊爾影響的《感覺》《**》《致音樂》《惡》《冬日幻想》《我的流浪生活》,還有得到文學界一片喝彩的《元音》《七歲的詩人》《醉舟》等。
詩集的第二部分最新詩句(或者新詩)收集了蘭波1872年的詩歌創作,許多出版社在出版時也將其命名為“新詩”,也就是說蘭波最新發表的詩作。說是新詩,其實不過是相對而言,相對較新而已。這一部分共收集了蘭波的12首最新詩作,與第一部分在創作上沒有太多差別,依然采用的是韻律很強的自由詩體。這一階段的詩歌創作僅僅是第一階段的延續。除此之外,並無非常引人注目的創作出現。最新詩作共收集了12首詩,其中10首有標題,2首沒有標題。大部分詩歌所表現的依然是波德萊爾式的主題:《眼淚》《渴望的喜劇》《卡西斯的河流》《清晨的好想法》《耐心的節日》《饑餓的節日》《記憶》等。也有出版社把第一和第二部分合在一起出版,統稱為詩歌。
詩集的第三部分就是他那本小冊子,《地獄一季》強烈地表達了自己被罰入地獄的感受:“我感覺自己像在地獄,所以,我就在地獄。”也可以說,這本小冊子不是寫出來的,是他傾盡全部身心的生命體驗所構建的心靈大廈,他用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把自己的心靈曆程呈現給讀者。最初他曾經想用其他標題,“我用散文寫了一些小故事,總標題:異教徒之書或者黑人之書。太愚蠢、太天真了。”直到發生他與魏爾倫在布魯塞爾的悲劇之後,他才找到了“那個既是對通靈人傳奇工程的總結,又是對愛情體驗懺悔的最後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