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波在《文字的煉金術》裏曾經敘述過自己最初的喜好:“很久以來,我自詡能享有一切可能出現的風暴,可以嘲弄現代詩歌與繪畫的名流。我喜歡笨拙的繪畫、門貼、牆上的裝飾、街頭藝人的畫布、招牌、民間彩圖、過時的文學、教堂裏的拉丁文、滿紙錯別字的**書、祖先的小說、童話、小人書、天真的小曲、單純的節奏。”[8]他15歲時寫給自己的修辭學老師的信闡述了自己的詩歌美學,“事實上,您所堅持的原則中隻有主觀詩歌:您固執地回到大學框架之中就是證明。您總是作為一個什麽都滿足的人,其實又什麽都沒有做,也不想做什麽。更不要說您所提倡的主觀詩歌總是那麽淡而無味。總有一天,我希望,許多其他人也和我一樣,能夠在您的原則裏看到客觀詩歌論,那時我就會真誠地看待您所做的一切。”[9]蘭波所提倡的客觀詩歌,就是他在這封信中所說的“我是他者”,詩歌中的人不是詩人,而是他者。換句話說,詩人被排除在詩歌之外,詩歌不再是詩人感情的表現場,詩歌是一個獨立的審美體,人們從中欣賞和仔細品味的是詩歌獨立的結構。它所展示的獨特的詞語搭配、色彩搭配和音韻搭配,不需要其他任何人,包括詩人自己去作多餘的解釋和說明。要想獨立於詩歌,詩人必然與眾不同,他所希望成為的詩人是這樣的人,“我要做詩人,我努力使自己成為通靈人:您一定不明白,我也確實不知道如何給您解釋。那就是要通過各種器官所造成的錯亂觸及不為人知的事物。痛苦是巨大的。但是,應該強大,成為詩人,一出生就是詩人,我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詩人氣質。”[10]通靈者的詩人,在他5月15日寫給老師的朋友保爾·德·維尼的信中表達得更加明確:“想當詩人,首先就要研究關於他自身的全部知識;尋找其靈魂,並加以審視、體察、探究。一旦認識了自己的靈魂,就應該耕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