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貝爾·潘熱,小說家。潘熱天賦凜然,熱愛藝術,尤其喜愛文學與繪畫。年輕時與法律結緣,做過司法工作。他曾遊曆歐洲、北非和以色列。1946年定居巴黎,潛心學畫並於1950年到英國教授繪畫。以後轉向寫作,寫過多部戲劇和廣播劇,但創作重點是寫小說。
1951年,潘熱開始發表作品,短篇小說集《在方圖瓦納和阿加帕之間》於當年問世。在這些短篇中,作家虛構了許多城市和景色,方圖瓦納、阿加帕、西朗希等地方就像一塊塊胎記,不斷地出現在他後來的作品中。
1952年,潘熱發表小說《馬餘或者物質》。小說是由諸多無休無盡的“故事”組成,以致小說的主人公都不理解自己在說什麽、做什麽,分不清誰是誰,現實和回憶混淆在一起。隨後發表的《海盜格拉爾》也是如此,裏麵的人物情節錯綜複雜。作家虛構了一個名為桑切斯穀的地方,那裏有各種奇異怪誕的現象,有沒有根的樹,還有異常奇怪的動物。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是潘熱創作的黃金時期,一係列小說名作均於此期間完成,同時開始嚐試戲劇創作。1958年,潘熱發表小說《巴加》和劇本《阿希特呂克》。1959年發表小說《小夥子》和劇本《死的信》。《小夥子》是一部類似《等待戈多》主題的小說,寫的是父親等待兒子回家的故事。小說敘述了年老的父親勒維爾一封長信裏記述的逸聞趣事和日常瑣事以及兒子不可理解的離家出走和自己無望的等待。
1961年發表的《卷宗裏的克洛普》是一部模仿偵探小說的著名作品。像其他偵探小說一樣,偵探隻是表麵,隻是載體,作者挖掘出了現實主義背後所隱藏的非現實的因素。小說圍繞對一件罪案的懷疑而展開,但這種展開卻是矛盾的,因為展開的是兩個主體意識構架下的同一敘事內容。在預審法官的卷宗裏麵是一種敘述,而在閑談中又是另一種情景。另外兩個老人波馬爾和圖潘的談話先讓人感覺滑稽可笑,後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夢話”,像神經病人的“瘋言瘋語”。小說省略了許多標點符號,語句重複,頗似意識流作家大段的無標點的描述,讓讀者“大傷腦筋”。獲得批評獎的《公訴狀》也是模仿偵探小說,不過是作者用審訊提問的形式寫出。文中寫一個老仆人對警察關於一件罪案向他提問,老仆人不理提問,自己作出回答,答非所問。警察的固執使人煩躁不安,有時的提問甚至近乎折磨。最後,老仆人索性拒絕回答問題,因為回答了也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