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西蒙,1913年10月10日生於原法屬殖民地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父親是騎兵軍官,在他出生幾個月後即在大戰中陣亡。母親攜子返回法國。西蒙在法國南部東比利牛斯省省會佩皮尼昂市度過童年。11歲時母親去世,他由祖母撫養,遷往巴黎。在巴黎的斯塔尼斯拉斯中學學習,後在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繪畫。1933年他放棄去海軍學校的機會,跟立體派畫家安德烈·洛特學繪畫,這一段經曆基本為其藝術觀定型奠定了基礎。1934至1935年服兵役前後,西蒙在歐洲遊曆,去過德國、希臘、意大利、蘇聯等國。1936年西蒙抱著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立場趕赴巴塞羅那參加了西班牙內戰,正趕上西班牙政府跟叛亂部隊激戰,這場殘酷的內戰對他一生有深遠的影響。他對革命感到幻滅、悲哀乃至發展到抱虛無主義的態度,當時的印象和感受在他以後的作品中一再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應征入伍,作為騎兵團的一員,1939年參加了加默茲戰役,經曆了法軍的潰敗。1940年5月在梅茨戰役中受傷被俘,不久從集中營逃脫,回國參加地下抵抗運動。從1946年開始,他回到位於東比利牛斯省魯西永的家傳地產,深居簡出,從事葡萄種植和寫作。寫有劇本、散文、隨筆和論文,但主要還是小說。他的經曆,後來成為其創作戰爭小說的源泉。西蒙曾在1968~1970年間擔任法國五大文學獎之一的“梅第西文學獎”評委會成員。1985年,時年72歲的他因“善於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象與當年的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1]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標誌著法國“新小說派”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國際文壇的肯定。
西蒙一生創作了20多部小說。他的處女作《作假者》出版於1945年,之後他以傳統的寫作方式持續進行創作,其間雖然有一些新形式的探索,但還沒有構成一種明顯的傾向。1947年發表作品《如走鋼絲》,敘述對往事的回憶,其中出現了對自己身份的探索。此後他來往於巴黎和魯西永的葡萄園之間,進入了創作高峰期,幾乎每年都有作品問世。在創作最後一部具傳統風格的小說《格列佛》之後,於1954年發表了仿效福克納的《春之祭》,他開始使用斷斷續續的不連貫的敘述手法,表現一青年男子因家庭衝突、戰爭而產生的種種強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