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安德烈·埃爾波曾說,“不斷摧毀重新征服的運動的終極目標,這大概就是布托爾創作的終極目標,不斷死滯的神話以求在廣泛的集合體中重新利用時而虛假、時而被歪曲、時而充滿希望的一種軌跡——藝術的終極目標”。[7]“這種藝術即是信號,然而也是‘再現’,即接觸現實世界,指示生活,轉變生命的存在,同時也是繁榮昌盛、不斷重新勃興,周而複始以致無窮”。[8]
柳鳴九在會見布托爾時說:“您是一個具有百科全書式的小說技巧的小說家。”布托爾點頭笑道:“的確如您所說的,我以前的小說中,也像羅伯-格裏耶一樣,有對‘物’的具體、客觀的描寫,我使用過很多非常確切的表現‘物’的度與量的詞匯,包括一些科技方麵的詞匯。另一方麵,我也像娜塔麗·薩洛特一樣,對人物的內心獨白有細致的描寫。此外,我因對繪畫很感興趣,所以我又把繪畫和造型藝術的方法引進了文學創作。我作過這樣的嚐試,在書的每一頁排印上,使用造型藝術,使得書就像繪畫一樣。”[9]布托爾使用的藝術形式,是為了表達他新的“藝術哲學”,即用自己對應該如何行動的認識和決斷,代替既定的規範。人稱他的創作為“布托爾的多聲部文詞”。所謂布托爾的“多聲部文詞”,是借用《蘇聯大百科全書》上評論布托爾創作風格的一種提法,意即他把對事物的描寫,對心理的刻畫和對人和事的論說有機地融合在他的創作中了。
布托爾追求自己所特有的表現現實的方法,特別是適應當今現實世界複雜性的表現方法,無疑是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因為,藝術貴在獨創,文學表現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著現實世界的發展而更臻豐富、深刻。他認為,表現現實世界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當然也有道理,這有助於開拓藝術表現的廣闊道路,使文學藝術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