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第三節 保爾·魏爾倫

字體:16+-

一、生平與創作

關於魏爾倫,瓦萊裏這樣描述:“有多少次我眼見他從我的門前走過,嬉笑怒罵的他,用殘疾人或流浪漢嚇唬人的粗木棍擂著地麵。”[1]

保爾·魏爾倫1844年3月30日出生於法國東北部城市梅斯的奧特·皮埃爾大街2號。他的父親是位軍官,但溫柔體貼;母親喜愛幻想,他們原本希望要一個女孩,但是母親3次流產,始終沒有孩子。父母在結婚13年後才有了這個唯一的兒子,所以他們對這位晚來的家夥鍾愛有加。魏爾倫的童年是在充滿溫情的家庭裏度過的,他在《智慧集》裏這樣寫道:“可憐的家夥!所有的遺產,洗禮的榮耀,你的基督教童年,愛你的母親……你都糟蹋殆盡。”[2]1845年他父親所在的部隊搬到南部城市蒙彼利爾,這座城市給保爾·魏爾倫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對所經曆的事情記憶非常清晰:“我特別懷念那些非凡的宗教慶典,城裏的年輕人在那裏聚會,他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道袍,多數都是白色的,道袍套在頭上,上麵留了三個供觀看和呼吸的小洞,讓我吃驚不小。”[3]早在少年時期,魏爾倫就鍾情於詩歌並積極參加那個時代的文學運動,與戈蒂埃領導的當代帕納斯派過從甚密。《當代帕納斯》發表過他8首詩歌。他中學畢業後在巴黎市政廳當小職員,開始與當時的文藝圈交往。他早期的詩歌深受戈蒂埃的影響並打上了浪漫主義和帕納斯派的烙印。

1866年,他發表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感傷集》,該詩集在寫作技巧上嫻熟地模仿了象征派詩人波德萊爾和帕納斯派詩人勒孔特·德·李勒。1869年,他發表了自己的第二部詩集《戲裝遊樂圖》,詩人描述了意大利喜劇人物和18世紀畫家瓦托畫中的田園風光,借此來實踐帕納斯派所提出的詩歌應該排除詩人感情的理論。他與瑪蒂爾德·莫泰訂婚後,經曆了人生的一段幸福時光,創作了大量詩歌並收入詩集《美麗的歌謠》。此後,他的性情大變,不再到處拈花惹草,停止追求年輕姑娘,盡情享受愛情帶給他的幸福時光。他相信這樁婚姻會給他帶來巨大和溫馨的心靈安慰。這段時間,他顯示出旺盛的創作生命,他把自己創作的詩歌結集,在1870年發表了見證他與瑪蒂爾德·莫泰愛情的詩集《美麗的歌謠》。這些美麗的詩歌表現了這樣一個強烈的願望:平靜而單純的生活,美好而甜蜜的愛情。然而這樣的生活並沒有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