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音樂,匯集了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和大合唱,它不僅是很多電視電影廣告片的配樂,也是邁克爾·傑克遜銷量最大的專輯《顫抖》的開場主題曲,同時在國際拳聯重量級比賽的現場,它也是拳手入場的“進行曲”,比賽未開,隻這音樂便把場內氣氛渲染到嗜血火爆的地步。
這段音樂說出來其實也有很多人知道,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的舞台康塔塔(帶表演的大合唱)《凱旋三部曲》第一部《布蘭詩篇》(又譯《博伊倫之歌》或幹脆直譯《卡米納·布拉那》)。博伊倫修道院位於德國慕尼黑南部阿爾卑斯山穀中的小鎮本尼迪克特,始建於740年。1803年,考古學家在這所修道院中發現大量用拉丁文、古德語和古法語寫成的詩歌和戲劇,創作時間約在11世紀至13世紀,內容分宗教和世俗兩類,其中兩百多首作者不詳的世俗詩歌經巴伐利亞的學者整理出版,即為《布蘭詩篇》(Carmina Burana)。
1935年,奧爾夫讀到這部詩集,於**澎湃之際譜寫出“為獨唱、合唱、器樂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謂之曰“情景康塔塔”,要求以舞台作品的方式演出。
除簡潔直白、朗朗上口、一聽難忘的旋律外,奧爾夫特有的強烈明快的節奏,是這部作品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原始而粗獷的節奏,不斷反複至極致,然後再轉換到另一節奏,繼續欲罷不能。這種幹脆利落的節奏,並不重視和聲行進,也不屬於動力型,甚至經常以靜態呈現。
任何一位指揮家幾乎都有演出並錄音《布蘭詩篇》的夢想,最近十年,這部作品在中國音樂會上的演奏頻率也非常高。目前有完整“三部曲”錄音的版本不出約胡姆、凱格爾、莫斯特、萊特納等。我的首選是凱格爾指揮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和合唱團以及柏林廣播合唱團20世紀70年代的錄音。其實凱格爾在PHILIPS的《布蘭詩篇》是我聽該曲的第一個版本,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後來雖然先後聽到約胡姆、普列文、羅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等名版,但體現在凱格爾演繹中的那種質樸、隨意、自由自在的風格卻離得越來越遠了。凱格爾的合唱隊絕對稱得上德國第一,氣勢宏偉,生動鮮活,處處洋溢古風與鄉土氣,吐字輕巧靈活,發音純正,真可作合唱訓練的教科書,百聽不厭。若論錄音發燒,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版與肖指揮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版可謂不相伯仲。不過目前我更喜歡聽一個新的“發燒版”——倫尼科斯版,同樣是TELARC廠牌,同樣是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及合唱團。肖的宏瀚演繹和爆棚音效猶在耳際,倫尼科斯的“DSD”就露出更加“發燒”的猙獰。這種“發燒”越來越少誇張,音質已接近現場感,這是TELARC音響的重大變化。倫尼科斯在多處用足心思,使作品的可聽性又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