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耳根清淨:好音樂與好唱片

印象德彪西

字體:16+-

2012年倏忽而過,我對音樂的印象派開創大師克勞德·德彪西多有虧欠。本來從年初就計劃為他150周年誕辰寫一篇紀念小文,結果卻一直拖至2013年仍未動筆。

德彪西是少數我極端欽佩其才華而又厭惡至極其為人的作曲家,不過如果對他的認識上升到他唯一的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德》,我便對自己的所謂“人品判斷”大為質疑,一個對愛的理解如此透徹之人豈能玷汙愛情?比如德彪西大大厭惡的瓦格納,音樂家中無人比他更懂愛之真諦,其感情生活之瑕疵,又豈是我等能窺其真相。

德彪西對瓦格納的濃濃醋意並不影響我堅持把他理解為瓦格納的門徒,隻是他乃具有獨立之人格,故能以“印象主義”另辟蹊徑,成功突圍,在瓦格納的大洪水中無驚無險地登上20世紀的諾亞方舟,以非主流的身份,開啟一個全新時代,這是他能夠在後來的任何時候肆意詆毀瓦格納的本錢,別人恐怕不配。

德彪西也並不盡是《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和《大海》、《夜曲》,我還喜歡他的《英雄搖籃曲》、《意象集》、《遊戲》、《春天》、《兒童角落》組曲、《宗教舞與世俗舞》、《玩具盒》、《蘇格蘭進行曲》、《單簧管與樂隊狂想曲》、《豎琴與弦樂的舞曲》以及戲劇配樂《李爾王》等,當然,能夠把這些相對生僻的曲目的錄音聽全,非馬蒂農指揮法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20世紀70年代在EMI錄音莫屬,它的音色是對的,樂隊的層次感尤其微妙,錄音的聚焦和音場定位都很準確,在我看來是首選。如果說同樣的法國味道但錄音再新一些,普拉鬆指揮圖盧茲首府樂團對法國印象派的詮釋特別注重表麵音色的變化和自然場景的描繪性,這種帶有感官享受的解讀方式使指揮和音樂之間達到和諧的統一。普拉鬆毫無疑問是一位細節大師,因此他對每個樂句、每件樂器聲音的處理,都可以放大來看。圖盧茲首府樂團的音色不僅溫暖,而且還能讓你感覺到熱氣朦朧,這一點使他們演奏的《大海》和《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格外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