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有自己訴求點,安置好老人孩子是條件;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求生存著眼於謀發展;人窮誌不短,不貪財不好色,農村人一定要活出城市人的尊嚴。
其實,農村青年以自己各自不同的訴求點,到城市裏去尋找自己的夢想,這不是當今中國社會人口和勞動力流動才有的新現象,而是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現代化變遷曆史大背景下始終如一的主旋律。
例如,當年,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從湖南山村農家走出,進到城裏讀書,並趁著在北京城“打工”的機會尋找真理,最後走上波瀾壯闊的革命道路的。他在北京城胡同裏,與幾個湖南青年擠在一個通鋪上“貧寒”度日,在北京圖書館“打工”尋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當今進城尋找生活的農村青年借鑒學習。
毛澤東在北京“打工”
1918年8月,毛澤東從湖南來到北京,一來是為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二來是為了尋求真理,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初來乍到、舉目無親,先是寄住在老師楊昌濟家裏,後為解決生計,經楊老師介紹,到李大釗負責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當了一名助理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打工”。
圖書館助理員工作平凡瑣碎,主要是登記新到的報刊和閱覽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種中外報紙,月薪八元。當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月薪六百元;文科學長陳獨秀,月薪四百元;教授,月薪起碼二百元。但對於來自外鄉農村的“農民工”毛澤東來說,月薪八元已是很滿足了。毛澤東正是利用了這樣難得的學習環境和便利條件,通過閱讀進步書刊,結識很多新文化運動知名人物,開始接觸了後來指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馬克思主義。
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打工”,毛澤東也有自卑感。1936年,他曾對斯諾回憶道:“當時,我的職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項是登記來圖書館讀報的人的姓名,可是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我這個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閱覽的人當中,我認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運動頭麵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羅家倫等,我對他們極有興趣。我打算和他們攀談政治和文化問題,可是他們都是些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