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歐洲旅行的人私底下流行一個說法,“宮(宮殿)保(城堡)雞(諧音,指基督教教堂)丁(市政廳)”。這些地方大家認為是必看的,少數“深度遊”的人也會去聽歌劇和音樂會,資深的愛好者會提前買好歐洲某個音樂節的套票,以至於有些城市的歌劇院和音樂廳也被列入旅遊參觀的名錄。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卻被冷落了(盧浮宮算是特例,大多數人懷著獵奇心理,有的人專門來看蒙娜麗莎)。“博物館”三個字,就像它們的大理石建築那樣顯得冷冰冰的,讓人難以靠近。湛藍的天空下,斑駁的老城裏擠滿了人,在刺目的陽光下貪婪地揮霍著當下的一切。蔭翳的角落裏,博物館作為曆史的廢墟被今天的時尚封存了。
藝術作品的原真性,隻有在博物館的現場可以看見,長久的停留和凝視慢慢會讓光暈籠罩,甚至可以嗅到畫者的氣息,粗糲和細膩的筆觸後邊是大師的眼神和力量。好幾次人都從歐洲回來了,心卻還留在博物館,那些藝術曆史的碎片時時刻刻浮現在眼前。
臨出發的時候隨手帶了一本俄羅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的散文書信集,在旅遊大巴上無事可做,偶然翻到的有關博物館的一段文字竟讓我潸然動情。女詩人的父親是莫斯科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一生為博物館的建立而奔走。茨維塔耶娃寫道,當以亞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的精美藝術博物館不幸失火時,“爸爸默默地流著眼淚”,“母親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鍾還想著博物館”,就連女詩人的外祖父“也把自己的部分財產遺贈給博物館”。為了兩代人的心血,茨維塔耶娃記下這樣的文字。隻是,博物館還有人看麽?恐怕沒人知道一百多年前在俄羅斯的鄉下,有個打著赤腳、點著鬆明火燭學習古拉丁文和古希臘文的弗·茨維塔耶娃教授,懷抱著建立俄羅斯博物館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