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我們能聽到什麽音樂?三百年前在德國我們能聽到什麽音樂?現場聽了英國古樂協會樂團演奏的“完全勃蘭登堡”之後,不免產生了這樣的疑問。走在夜色撩人的上海,滿眼是車水馬龍的繁雜和刺耳的都市喧囂。剛才被音樂清洗過的感官一瞬間便恢複了它的麻木。三百年前人的耳朵和感官是有福的,在自然的懷抱裏,你可以見到或者聽到,晨曦染紅了大海,月色穿透了流泉,村路上響起篤篤的馬蹄,林中的鳥兒嚶嚶啼叫,太陽落山,抬頭便可以仰望群星的閃爍。三百年前的音樂同樣讓現在的人驚詫,老巴赫依然充滿了無限的意趣。問題是這之前多次聽過《勃蘭登堡協奏曲》,卻從未有如此的心動。也不知道哪裏出了毛病,原作?演奏?還是我們的耳朵出了差錯?
厚重的“鎧甲”
第一次聽到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唱片大約是在二十年前,EMI公司出品,1950年薩爾茨堡的現場錄音,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富特文格勒指揮。裏麵隻選擇了六首中的第三首和第五首。當時買這個唱片其實是衝著指揮去的,至於曲目的確知道得不多。聽下來的感覺不好,覺得既沒有《B小調彌撒》所敘述的信仰的教義,也不是《馬太受難曲》在天國和大地之間架起的橋梁,既然是應酬之作(類似今天的委約之作),為什麽如此沉重?比如編號1048的第三首,莊嚴雖是有的,但缺少奕奕神采,顯得鬆散拖遝,不夠集中。緊張和鬆弛的對比從來都是富特文格勒常用的手法,或者說是他的藝術原則,但用在這裏稍微顯得過於戲劇性。富特文格勒使用的是鋼琴,沒有用巴赫時代的羽管鍵琴。還有第五首,主奏和協奏部之間的對比顯得過於強烈,由於處理時加重了分量,導致時間也拖長了很多。第一樂章末尾的那個華彩樂段向來為人所品頭論足,而評論界給出“瀟灑和浪漫”的評價顯然不是稱讚之詞。活潑在末樂章則完全不見了。《勃蘭登堡協奏曲》怎麽會穿上如此沉重的外衣?那種厚重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音樂的鎧甲。帶著疑惑,我很少再聽這個為人稱道的協奏曲,不敢也沒有資格懷疑作曲家和指揮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