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風詞客:相忘於江湖

武漢三山小記

字體:16+-

珞珈山

武漢的山很多,最出名的數珞珈山,其原因就是它在著名的武漢大學校園之中。武漢大學校內也有好幾座山,但隻有珞珈山出名。

珞珈山與詩人聞一多有不解之緣。聞一多留洋歸來,在武漢大學擔任文學院院長,一日清晨,開了一夜晚車的聞先生,信步走出辦公樓。好新鮮的空氣!時,晨曦初展,東邊的天空露出魚肚白,一個青翠的山巒在青白的晨光中顯得格外秀雅、端莊,一忽兒,天更亮了,紅霞從山背後升起,將山頭襯托得更加絢麗、莊嚴。這不就是一尊佛嗎?聞一多看得入神了,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虔誠。此時,做晨掃的校工正清掃到他的麵前,聞一多問,這座山叫什麽山?校工說,羅家山。好一個名字!聞一多先生興奮地讚道。——原來他將“羅家”聽為“珞珈”了。據《江夏縣誌》,此地名原為羅家山,唐代開國元勳尉遲恭在洪山讀書時,羅成訪尉遲恭於羅家山。又據民間傳說,此為楚王落駕處,故為落駕山。才從國外回來的聞一多可能不知這些來曆,他隻知道,在佛教中,珞珈是觀音的住地,全名為“補怛珞迦”。補怛珞迦山本在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人們在中國為觀音找住處,找到的地方也叫“補怛珞珈”。梵音翻譯,由繁變簡,由音到義,於是“普陀”“珞珈”等名字都出來了,說的是同一座山。

具體情節不清楚了,反正此後武漢大學的校誌,這羅家山就寫成了珞珈山。於今,很少有人知道它原來的名字了。

大學校園有座山是這個大學最大的福氣。雖然國內也有好多所大學臨山,但似乎極少有將一座山歸並入校園之內的。而武漢大學就有這樣的福氣。這真要感謝地質學家李四光,1931年武漢大學新校園籌建時,李四光擔任籌建委員會主任。據說他騎個小毛驢在東湖邊轉悠了許多日子,最終提出將東湖邊的好幾座山包括珞珈山、獅子山、側船山都囊括在武漢大學校園之內。當時,這湖畔的幾座山,亂墳縱橫,雜草叢生,也值不了幾個錢。時任教育部長的王世傑批了這個方案。這就奠定了武漢大學今日校園的規模。當然,當時劃定的麵積數倍於今日的校園。不過,就是今日的規模,在中國的大學中,也為數一數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