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三、論述題

字體:16+-

1.論述唯物史觀下的社會傳播總過程

從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中的論述並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理解社會傳播的總過程。

第一,信息傳播屬於與人類的精神生產相對應的精神交往活動的範疇。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勞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在生產活動中,人們互相交往並產生一定的社會關係。生產分為兩類:一類是滿足社會物質生活需求的物質生產,人們圍繞這種生產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稱為物質交往關係,它具體表現為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係;另一類是滿足社會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產,圍繞這種生產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稱為精神交往關係。社會成員之間的精神交往關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傳播關係。

第二,信息傳播既然屬於與精神生產密切相關的範疇,那麽,要考察信息傳播,就不能不考察社會的精神生產。精神生產是人類特有的兩種生產活動之一,它建立在物質生產的基礎之上,並與物質生產保持著互動關係。如果說物質生產屬於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生產或再生產,那麽精神生產則屬於上層建築的生產和再生產,它在受到社會經濟基礎運動規律製約的同時,受上層建築規律的製約更為直接。

第三,精神生產既然是一種生產,也必然會存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精神生產的生產力是參與社會精神生產過程的一切信息資源等要素的總和。精神生產的生產關係也就是精神交往關係或傳播關係。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關係構成要素的原則,精神生產關係同樣也由三個方麵構成:精神生產資料的占有方式,即所有製關係;人們在精神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係;精神產品的分配以及消費關係。一個社會中的精神生產的性質取決於這個社會的精神生產力的水平和精神生產關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