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芭蕾欣賞十八講

後記

字體:16+-

芭蕾藝術的發展雖然已有了四百多年的曆史(史載第一部有完整故事情節的舞劇《皇後的喜劇芭蕾》演出於1581年的法國巴黎),但它傳入中國還隻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和1960年上海舞蹈學校的相繼成立,這門藝術才逐漸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先後誕生了《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這樣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芭蕾舞劇。

近30年來,正是由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大大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芭蕾交流因為沒有語言障礙,更是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世界上一大批被冠以“皇家”或“國家”稱號的一流芭蕾舞團紛紛訪華,讓國人有機會係統地看到了也許過去隻能在書本上或影視中才能了解到的傳統經典舞劇及最新的原創芭蕾作品,極大地開闊了中國芭蕾藝術工作者和廣大舞蹈愛好者們的視野,豐富了國內的演出市場。

誠然,芭蕾這種表演形式已經在中國觀眾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是與歐、美、澳洲諸國藝術界在這方麵做的工作——普及推廣芭蕾作品、研究芭蕾藝術、介紹芭蕾知識等比較起來,我們還是有差距的。筆者在上海芭蕾舞團工作曾有近20年,學到了不少有關芭蕾的學問,加上學生時代便酷愛此藝術,1996年後又被委派到上海大劇院工作,經常有機會赴海外接洽著名芭蕾舞團訪華項目,也接待了不少中外舞劇團的來訪表演。耳濡目染,處處留心,積累了一批資料,得以有條件受國家大劇院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之邀撰寫《芭蕾舞劇欣賞十八講》一書,為芭蕾欣賞普及活動盡綿薄之力。

必須指出,由於芭蕾不像歌劇或交響樂有樂譜作根據(20世紀中葉有人發明了舞譜,但據筆者知曉,此舉對保存舞蹈舞劇作品收效甚微),幾百年來,數以千萬計的舞蹈舞劇作品除了曆史書上會有片言隻語的介紹之外,幾乎全都無法流傳至今。隻是到近代發明了攝影、錄音、錄像技術後,才能夠留存一些作品的影像資料供後人參考。而現在大家在舞台上觀摩到的經典舞劇,大多都是由當代舞劇編導依據音樂重新編排的。筆者希冀從浩瀚的劇目中挑選18個經典芭蕾舞劇,依照“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這一規律分“戲劇芭蕾”、“音樂芭蕾”和“戲劇音樂芭蕾”三部分展開分析介紹。讀者可據此大致掌握欣賞芭蕾藝術之方式、方法。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