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牛津是世界上名聲壓得倒人的一個學府。牛津的秘密是它的導師製。導師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說,是“對準了他的徒弟們抽煙”。真的在牛津或康橋地方要找一個不吸煙的學生是很費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學會抽煙,學會沙發上古怪的坐法,學會半吞半吐的談話——大學教育就夠格兒了。“牛津人”,“康橋人”:還不彀鬥嗎?我如其有錢辦學堂的話,利卡克說,第一件事情我要做的是造一間吸煙室,其次造宿舍,再次造圖書室;真要到了有錢沒地方花的時候再來造課堂。
二
怪不得有人就會說,原來英國學生就會吃煙,就會懶惰。臭紳士的架子!臭架子的紳士!難怪我們這年頭背心上刺刺的老不舒服,原來我們中間也來了幾個叫土巴菰煙臭熏出來的破紳士!
這年頭說話得謹慎些。提起英國就犯嫌疑。貴族主義!帝國主義!走狗!挖個坑埋了他!
實際上事情可不這麽簡單。侵略,壓迫,詛咒是一件事,別的事情可不跟著走。至少我們得承認英國,就它本身說,是一個站得住的國家,英國人是有出息的民族。它的是有組織的生活,它的是有活氣的文化。我們也得承認牛津或是康橋至少是一個十分可羨慕的學府,它們是英國文化生活的娘胎。多少偉大的政治家,學者,詩人,藝術家,科學家,是這兩個學府的產兒——煙味兒給熏出來的。
三
利卡克的話不完全是俏皮話。“抽煙主義”是值得研究的。但吸煙室究竟是怎麽一回事?煙鬥裏如何抽得出文化真髓來?對準了學生抽煙怎樣是英國教育的秘密?利卡克先生沒有描寫牛津康橋生活的真相;他隻這麽說,他不曾說出一個所以然來。許有人願意聽聽的,我想。我也叫名在英國念過兩年書,大部分的時間在康橋。但嚴格的說,我還是不夠資格的。我當初並不是像我的朋友溫源寧先生似的出了大金鎊正式去請教熏煙的:我隻是個,比方說,烤小半熟的白薯,離著焦味兒透香還正遠哪。但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麽。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隻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我在美國有整兩年,在英國也算是整兩年。在美國我忙的是上課,聽講,寫考卷,啃橡皮糖,看電影,賭咒。在康橋我忙的是散步,劃船,騎自轉車,抽煙,閑談,吃五點鍾茶牛油烤餅,看閑書。如其我到美國的時候是一個不含糊的草包,我離開自由神的時候也還是那原封沒有動;但如其我在美國時候不曾通竅,我在康橋的日子至少自己明白了原先隻是一肚子顢頇。這分別不能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