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中國各省(區、市)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的測算結果
根據“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標”體係,測算出了2010年中國各省(區、市)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結果見表6-2。表中不僅包含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也有各一級指標數值,總指數和分指數排序有區別,如江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排第1位,而經濟效益指數排第2位,生態效益指數排第16位,社會效益指數排第3位。分指數均是根據各自三級指標加權測算而來。在分析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時,不僅需要關注總指數還需要分析其各分項指標。
2010年各地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平均值為0.3072,有17個省(區、市)高於該值,按照其指數從大到小依次為:江蘇(0.5310)、北京(0.4808)、廣東(0.4634)、上海(0.3941)、新疆(0.3592)、海南(0.3514)、四川(0.3469)、陝西(0.3435)、安徽(0.3434)、浙江(0.3287)、江西(0.3262)、貴州(0.3248)、重慶(0.3246)、天津(0.3223)、廣西(0.3203)、山東(0.3117)和福建(0.3079);有13個省(區、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表6-2 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及排名
續表
圖6-4更直觀地反映了各地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及其排序情況。從區域劃分來看,首先東部地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情況最好,其次為西部地區,最後是中部地區。2010年,東部地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平均值為0.3565,西部地區該值為0.2897,中部地區為0.2658。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前10名中,東部地區占6個,西部地區占3個,中部地區僅有1個。
圖6-4 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排名地區比較圖
究其根源,東部地區外貿規模大,經濟發達,外貿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強,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較早地遇到資源環境瓶頸的製約,其產業結構升級較快,外貿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外貿的生態效益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外貿表現出較好的可持續性。西部地區外貿可持續發展水平要優於中部地區,這是因為盡管外貿規模小於中部地區,但是西部地區由於人口眾多,外貿的社會效益更加明顯,且由於西部地區相對落後,外貿發展所帶來的邊際經濟效益更大,而且西部地區自然稟賦要遠遠好於中部地區,外貿的生態效益效益也優於東部地區。因此從整體上看,西部地區外貿可持續發展水平要優於中部地區。中部地區外貿可持續發展水平一般,中部地區承接了東部地區製造業的轉移,給環境帶來較大危害,且中部地區既沒有東部地區的經濟實力大力投資於減汙,也沒有西部地區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因此中部地區需加大外貿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力度,切實落實相關政策,推動外貿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