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由於要參加縣上的學科大比武,所以這個寒假給自己定了硬性任務,多看課堂實錄,讓自己學習借鑒。最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了一個既可以休息又可以學習的兩全之策:那就是躺在**,戴上耳機,“聽”課堂實錄。這樣,既可以休息腰椎,也可以學習,真是好辦法。
我“看了”吳正憲老師的《五年級數的整除複習》和“聽了”“估算”這兩節課。已經在吳老師的書裏看過了教學設計,甚至很多精彩的片段已經作為典型事例出現在了書中,所以是相當熟悉的兩節課。然而,完整地從課堂上來學習,還是收獲了很多。吳老師課堂上的語言,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強勁有力,不是曾經以為的那種“溫柔”,然而就是在這種有力量的聲音中,才再次感覺到吳老師的“力量”,非比尋常。
第一次接觸到朱樂平老師的課,是“聽了”他的“三角形的內角和”。以前也從未看到他的“理論”,所以這節課讓我非常震撼。一節課,五道練習題,朱老師說得最多的話是:有誰聽懂了我說的話?簡潔、幹淨、利落,然而思維含量卻非常高。想起了銀老師曾經談到朱老師的課,也明白了為什麽有些人會對他不讚同,其實這才是簡單中的不簡單啊。如果能把課設計到這麽簡單幹淨的份上,其背後的思考和付出,是不容小視的。
“聽了”黃愛華老師的“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和“圓的認識”。大小比較這節課,曾經聽人提過,長江隊和黃河隊的比賽,串聯起了整節課,特別是6和9的調換,是課的**。這次得到完整的欣賞,不得不再次佩服。“圓的認識”,聽過華應龍老師的,還有北京一位老師的,還有張齊華老師的兩種完美設計,這四次課我覺得已經很好了,然而黃老師能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再次構建自己的課堂。在林良富老師的書中,其實有一段對黃愛華老師的最恰當評價:聽黃老師的課,感覺就是在一次次師生的對話中完成的,然而這種對話不僅僅是一問一答的形式,那裏有生生的、師生的對話,有著很高很高的思維含量。特別提到,黃老師為了提高自己的課堂對話能力,還專門去學了一段時間的相聲。嗬嗬,怪不得我總覺得黃老師特別像相聲演員大兵,不僅是說話的腔調和語氣,甚至連外貌都有幾分神似,原來黃老師真的是去努力學習過的。這種“功夫在詩外”的精神,真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