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對話】 享受思維教育之樂

字體:16+-

——走近楊文澤

賀春蘭

與思維教育結緣

學水電和法律專業出身的楊文澤,在職場上卻將目光鎖定在思維教育上。在他看來,同樣的環境條件下,人和人的成績不同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思維差異所致。

教育在線:我在實踐工作中切實意識到人的思維差距所帶來的能力差距。好奇的是,你是怎麽對思維教育感興趣的,而且這麽多年一直認準了它?

楊文澤:其實我最初不是搞幼教這塊的。我本科學的是水電,後來上政法大學讀的雙學士,學法律。可是畢業後這兩個專業我都沒幹。創業伊始也是搞的水利項目,後來就轉到思維教育上來了。

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些人的成績你死活追不上,但是你也可以看到有些人也追不上你。那時候我就想,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作業,同樣的努力程度,但是學習差異為什麽會很大。

我切身體會到,讀政法大學的時候兩方麵對我的影響很大。第一,我讀的雙學士,同學中大量的人是文科背景的,而我是理工科背景的,我就發現我跟他們的思維差異很大,我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第二,因為學法律,很多西方的文明傑作都會涉及,所以我會更欣賞西方科學強調解析的思維方式。

教育在線:有一個學化學的人曾說,結構不能保證唯美,但能保證一個底線。任何事情,模式化、結構化之後才能被複製,才能把成功放大。

楊文澤:是啊,這方麵一件特別典型的事,就是有關張衡的地動儀,最近科學院有人把它複製出來了。後來我才知道,以前教科書上的圖片原來隻是一個殼,裏麵是什麽結構我們完全不知。張衡這種智慧的閃光我們不知道怎麽複製,所以這麽多年我們沒有人再有過這種閃光。但這個人使用西方的方法把它做出來了。再比如,IBM有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做企業的人都知道,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是難的,但是IBM是怎麽做到呢?通過一套管理工具——“關鍵時刻”來貫徹在企業的各個崗位和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