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朱桂玲
陳亞聰
“我沒上過大學,但孩子們不能也如此”
教育在線:你們那代人很多選擇投身民辦教育,有的為了自己的孩子,有的為了改變教育現狀,你當時為何選擇辦學校?而且還是辦投資較大的高等教育?
朱桂玲:我家是朱熹的後代,老家房屋大堂上至今還掛著“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的家規。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我的父親朱炳甘一生從教,是20世紀50年代哲學專業研究生,也是一位大學教師,後錯劃為右派,下放到賓陽新賓中學任教。母親是位淳樸、善良的家庭婦女。
父親一生從教對我影響很大,使我從小就樹立了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的理想。1973年,我到農村插隊做知青。到農村後,發現村子裏女孩子們都沒有讀書的機會,於是我趁著每天做工後晚上休息的時間教孩子們讀書。後來,在村民們一致推薦下我當上了村裏的民辦教師,開始踏上承傳父輩的教書之路。教學條件很艱苦,我一個人帶三個年級4個班,一天忙下來整個人累得都不想說話,每月也隻有18元錢。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遞了報名表。成績出來後,全公社第一批考上大學的隻有兩個女生,而我就是其中一個。由於父親的曆史背景,政審沒有通過,已上大學分數線的我沒能如願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來因招生人數不夠補錄到中專選擇了師範學校。我永遠都記得上學臨行前父親對我說的話:雖然你考上了大學隻能讀中專,但你不要怨天尤人,有書讀就是幸福。畢業後我選擇了高校到廣西農學院當了一名幼兒園教師。
沒能上大學是我一輩子的痛,抱著這種遺憾和奢望,在機會成熟時,我和我的合作夥伴辦了這所大學,圓了千千萬萬學子的大學夢,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當時我45歲。投資辦教育,是我父親的夢想,是我從小到大的理想,也是我認為最幸福的一件事。在我看來,不管是民辦教育還是公辦教育,都是為黨和國家、為社會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