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編著者漫筆

字體:16+-

【漫筆】 教育之春係列沙龍聚焦“民辦教育發展、製度困境與地方探索”

賀春蘭

由公益資金資助的教育之春係列沙龍自2003年8月始至2006年年底,先後開展了兩期共18次。一期沙龍從無到有,在學術委員會的建設、大媒體平台的構建、主持人的篩選、主講嘉賓的評估等方麵構建了一整套機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簡略地說,就是在文化特征上,強調“多元背景、無邊界交流”。在工作方法上,強調“用開放的組織形式贏得廣泛的資源支持”“用規範的製度建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參與平台”。

教育之春沙龍這一形式本身的構建在當時成為一期教育沙龍的核心目標。同時,在沙龍的定位上,基本上走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學術傳播平台,在這一主導思想指導下,沙龍主講者中,占多數的是學者,而聽眾中占多數的是首都各大學的研究生。第二階段,沙龍在2005年春調整了方向,特別將“促進不同人群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彼此建設”作為方向,特別強調了沙龍參與者與研討問題之間的相關性和有效性,也即除學者和媒體外,我們力邀更多利益相關方的參與。

經過研究,自2007年開始的“教育之春沙龍”特別將內容鎖定為:民辦教育發展、政策困境與地方探索。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對中國教育發展有巨大創新意義的中國民辦教育一直麵臨製度困境,有強烈的政策訴求卻少被傾聽。而教育之春沙龍依托的重要平台是《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編輯部這一特有的平台。基於人民政協的平台特點,教育周刊創辦以來,一直將“關懷弱勢群體、關注製度創新”作為辦刊目標。所以,今後教育之春沙龍將從中國教育全局出發關注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當前麵臨的政策瓶頸,而地方在相關問題上的積極探索將在沙龍上被作為案例放大。也就是說,沙龍將充分依托《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這一平台,從以學術傳播、促進交流為中心轉向為民辦教育發展掃除政策困境提供表達平台,也為地方良好探索提供傳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