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對話】 子承父業,使命傳承

字體:16+-

——對話王洋

修菁

還有幾個月才過27歲生日的王洋,很健談,談起感興趣的話題,有著敏捷的思路,也有著與同齡人相比,更持重和成熟的思想。

小時候有一個周末王洋跟著父母去學校,學校的一位老師從家裏帶來一塊醬牛肉,可把王洋好吃壞了。這位老師見狀,和王洋的父母說:“你們兩個就知道忙,還是多陪陪孩子,在家給孩子做點好吃的,瞧這肉把孩子饞的。”換作一般小孩,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是一肚子的委屈,要和父母抱怨、撒嬌,可王洋一點抱怨也沒有,回家後他和父親王國欣說:“我可不想讓你們天天陪著我,我希望我爸我媽有本事,能把學校辦大。”

那年王洋10歲。講起16年前的這件事,王洋依然對父母沒有抱怨,“我還會和我未來的家人講這個故事,抱歉周末也許陪不了你,因為我希望把‘精誠’辦好,辦下去。”

留英十年,與父親王國欣一代不同,王洋身上有著抹不去的西洋化標簽。見麵那天,他上身著淺橙色polo細羊毛毛衫,內襯熨燙挺括的藍白細格子小領襯衣,下身著合體的卡其黑色布褲子,腳蹬一雙有些許誇張的尖頭大號黑色皮鞋,說起話來,肢體語言總是很豐富。

他很認同父親“做人為誠、做事為精”的辦學理念,但是也很想說服父親,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除卻保證教學質量和不變的辦學理念,還要重視不能任憑其他商業化教育機構肆意占領輿論的高地。

“在國內,我還是有些另類的人。討厭不黑不白、不混不沌的工作作風,有些像仙人掌,沒有偽裝,有時會紮到人,但是慢慢在適應,學會外圓內方。”王洋這樣評價自己。

采訪中,王洋說,自己26年的人生裏,從沒思考過“父愛”這個詞。他和父親間的交流語匯中,很少存在帶有情感類的褒義詞。父親更唯恐他“膨脹”,所以當著他的麵,必然一句好話不會說;他也習慣了扮演觀察家的角色,當著父親的麵,總是會義不容辭地提出一些非常尖銳的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