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發展過程中,是存在一些關鍵期的。林崇德認為:“包括品德在內,每一個心理過程或個性心理特征都要經過由量變引起的幾次質變與飛躍,並表現出一定的年齡特征,這種年齡特征的形式,叫關鍵年齡。”[13]陳旭、曾欣然等也認為:“所謂品德發展關鍵期,是指某種品德心理品質、品德結構功能、品德行為習慣出現轉折或飛躍時期,或者說,良好的品德特質最容易形成和培養的時期。”[14]
表6-1 小學生品德心理活動整體運行關鍵期的相關研究
續表
表6-1呈現了小學階段學生一些品行品德形成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在關鍵期進行相應的品行培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愛勞動為例,如果家長或者老師從小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裏做做家務,在班上搞搞衛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讓他們認識到勞動最關榮,勞動可以創造成功。當形成這種道德認知後,到了四年級以後就很容易轉化為道德行為,變得熱愛勞動,並能享受到勞動帶來的成果和快樂。但並不是所有四年級的同學都能做到,在現實中,仍有不少同學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勞動離他們很遙遠,沒有勞動意識,何來勞動行為呢?另外,現在的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信息萬變,價值多元,甚至出現不少價值迷茫、價值衝突的現象,受其衝擊,這時期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心理發展更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差異。所以,在育人過程中,必須要做到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