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采用社會效度的研究方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預調查
1.被試
以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為被試,發放問卷400份,實得有效問卷384份,有效回收率為96%。其中,大學一年級學生97人,大學二年級學生148人,大學三年級學生92人,大學四年級學生47人;女生246名,男生138名;年齡在18—22歲之間。
2.研究工具
《大學生人際和諧觀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一個問題:根據您的親身體驗或日常觀察,依次寫出自己認為能夠揭示人際交往中“人際和諧”這個概念的內涵的形容詞或短語至少10個。
3.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有條件限定的自由聯想詞法,要求被試按問卷要求,進行不限時間的聯想,依次寫出詞語。任務完成後,回收問卷並對收集到的聯想詞進行內容分析和頻數統計。本研究首先采取“完全同義者合並”的辦法減少項目,將量少者並入量多者,但近義者則不予合並。最後得到頻數高、富有代表性的前60個高頻聯想詞(頻數在3或以上)。
(二)第二階段:項目分類
1.被試
本研究選取某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三年級兩個班共102人為被試,進行課堂紙筆測試,剔除少寫或回答不完整的問卷後,實得有效問卷90份,有效回收率為88%。其中,男生27人,女生63人,被試年齡在20—22歲。
2.研究工具
《大學生人際和諧描述詞分類問卷》由預調查中選出的60個高頻詞語按隨機順序排列編寫而成。
3.研究程序
本研究要求被試根據自己對人際交往中崇尚人際和諧含義的理解,對60個描述詞按其內在關聯性進行分類。主試告知被試注意不要根據詞的語言或語法特征(如字數、詞性、詞頻和詞的結構等)進行分類,分類的唯一依據是這些概念的內在關係,分類結果無所謂對錯,分成多少類取決於被試自己,分類的過程中可以反複調整,直到被試認為滿意的分類出現為止。所有的被試分類完成後,主試對任意兩個詞被歸入同一類中的次數(實為人數)進行統計,以作為這兩個概念的相似性測度。主試采用Excel製表將分類結果轉換成相異度矩陣:如果兩個詞語被分在同一類,就在兩個詞的交叉點上記作0,否則就記作1。然後將所有被試的結果疊加,構建出一個60×60的相關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