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諧心理結構的研究回顧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有著豐富的內涵:一指和諧,即事物或要素之間的一種協調平衡狀態;二指合作,即人與人之間相互配合的行為;三指謙和,即為人處世的謙讓、和氣的態度。[2]心理學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後兩者,即個人的心理和諧以及人際間的關係和諧。目前,一些學者采用實證方法,以大學生為被試,探討了大學生心理和諧的結構。例如,呂春莉的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平和心態的結構包括人際和諧、認知協調、行為適中與情緒穩定四個因子,其中,人際和諧是核心因子。[3]劉婷、秦琴和張進輔提出,大學生心理和諧的結構包括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人際和諧與自然和諧四個二階因素以及積極性、適當性、敏銳性、認同性、和睦性、融洽性、親近性和相融性八個一階因素。[4]吳九君和鄭日昌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和諧結構包括自我和諧、人際和諧、人事和諧三個因素。[5]武寶軍、鞏彥斌和郭勝忠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和諧的認識主要有17種理解:坦誠重情誼、沉著自製、積極樂觀、淡定、寬容、合群易相處、熱情、奮鬥進取、愛社會、自我健康、知足、平衡、信任、豁達、愛家庭、理智性、獨立。[6]譚小宏和江銀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自我和諧包含時間和諧、情緒和諧、人際和諧、身體和諧四個維度。[7]以上皆為心理和諧結構的探討,而真正從人我關係和群我關係的角度探究尚和結構的,目前隻有一項相關研究。常丹將大學生的尚“和”心理劃分為四個維度,即尚“和”認知、尚“和”情緒、尚“和”動機、尚“和”行為。尚“和”認知是指個體對尚“和”心理的內涵、性質和功用等的認識,包括對尚“和”心理與行為的讚同與反對;尚“和”情緒是指個體對自己或他人表現出的尚“和”心理與行為的情緒體驗,包括對尚“和”心理的正性情緒體驗和負性情緒體驗,如在尚“和”情境下感到愉快、喜歡還是厭惡、不屑等;尚“和”動機是指人們在實際人際交往過程中是趨向還是回避尚“和”的心理和行為,包括趨向性和回避性;尚“和”行為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尚“和”的言行,包括言語和行為兩個部分。[8]但該研究主要是從知、情、意、行的視角建構尚“和”結構的,並未揭示普通大眾內隱的對人際和諧的觀點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