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主要表現出為謀求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主動改變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去適應他人與群體,如恭維對方(對他人的權力、品德等方麵的優點加以讚揚,而對其缺點佯裝不知)、順從對方(認同他人觀點並模仿其行為)以及施惠對方(為得到希望獲得的好處而幫他人的忙)等。熟人社會中長時效性和低選擇性的關係結構給人們帶來的和諧、穩定或顧全大局的壓力很容易導致個性受到壓抑,並且在中國社會,個性太強是一個不好的評價。許多個體為了在這樣的關係結構中生存,要策略性地放棄自己的意願,也不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並適時地甚至一味地迎合他人的需要。久而久之,中國人在日常交往中會給自己戴上一個麵具,造成互動模式上的表裏不一以及對人情與麵子問題的關注。[33]
從日常生活方麵來講,中國人有許多客套、寒暄、應酬語。社會取向強的人甚至還善於說謊,非常老於世故、圓滑,也非常表麵化。又如中國人愛講吉利話,這些吉利話或恭維話都是為了應付某種社會情境而發明的,用以維持人際關係的表麵和諧,雖然大家也知道這種恭維話未必真實。但在中國社會中,一個不善於迎合他人的人,或者說,連一些迎合的話都不會說的人,則容易被看作是“不懂得體諒別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之人。此種人既難以與他人交往,也不受他人歡迎。
魯迅在其短文《立論》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仍值得人們回味。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