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中,一方麵,忍具有較高的價值,也是作為一種美德被中國人推崇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在人際交往高度頻繁的中國社會,“忍讓”是一種生存策略,是求得“安全感”的一種人生技巧。中國人對“安全”的需求,既包括身體安全,也包括心理安全。珍視既得利益,不輕易冒風險是為了保證“身”的安全,而重視人際關係的和合性、重“忍讓”則是為了“心”的安全。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善“忍讓”或“自我壓縮”,根本用意是為了避免一切可能招致的敵視而獲得心理的安寧。諺語中常有“忍為高,和為貴”“忍氣饒人禍自消”“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若要好,大做小”(指要把關係處理好,就得不計身份,謙恭待人);“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小不忍則亂大謀”“欲成大事,必有小忍”“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誌能屈能伸”“委曲能求全,委曲圖安然”“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因為忍,所以,中國人處處以對方為重,“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自我貶抑與壓低“自己人”。據《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記載:“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張公藝是我國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範,他的家族九輩同居,合家九百人,團聚一起,和睦相處,千年以來,倍受曆代人民尊敬,傳為美談。張公藝以“忍”齊家的名聲由此廣為傳播,以其名義寫成的《百忍歌》也流傳至今,“張百忍”之名由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