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遷就心態的原因可能有三種,一種是對自己吃虧的敏感度降低,甚至全無,並可隨便讓別人在自己的身上踐踏,逆來順受,其典型例子就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第二種情形是充分自覺地利用“不爭”的姿勢,去獲得更大的利益,如一般人都是利用自己“多吃一點虧”的辦法,來為自己在社群中“吃得開”鋪路,而極端化的例子就是曆代的弑篡者或竊國者,他們明明在野心勃勃地窺伺神器,卻由下麵的人先發動“勸進”,而自己至少推讓三次,才去攫取它;[27]第三種情形則是迫於形勢、迫於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原則與立場,無奈地做出遷就的舉動。
當然,在中國人看來,假若一個人麵對原則性分歧時也采取遷就他人的做法,樂做一個“好好先生”,則容易被人看作是沒有“主心骨”“沒有原則立場”或“沒有主見”的人。此種人也不受他人歡迎,在有些場合,甚至招人痛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位名士叫司馬徽,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論世、鑒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但在《世說新語》所引的《司馬徽別傳》裏,有這樣一段笑話:“徽有人倫鑒,居荊州,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囊括不談時人。有以人物問徽者,初不辯其高下,每輒言佳。其婦諫曰:‘人質所疑,君宜辯論,而一皆言佳,豈人所以谘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複佳。’”後來,世人遂以“萬事稱好司馬公”嘲笑那些凡事隻說“好,好,好”“是,是,是”“對,對,對”的好好先生。當然,這也不能排除司馬徽的“不談時人”“每輒言佳”是由於形勢所迫,值得同情。因此,遷就別人表麵看來是和善之舉,但實際上是不堅定的表現。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尊重他人的立場和原則,但也不能怕得罪人。而不言人過、不辨是非,一味地遷就和順從別人,也是沒有原則的表現。一個人總要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立場,不能一味地遷就別人,一點主見也沒有。這裏的原則既包括辦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立場、原則,少了哪個都會給自己帶來困難,並將影響自己的生活。工作辦事沒有自己的方法,隻聽命於他人,別人怎麽說自己就怎麽做,沒有自我,走彎路、浪費時間不說,有時難免使自己陷入兩難境地,甚至是要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