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管理學

二、學校績效管理模式

字體:16+-

在企業以及行政管理中,績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平衡記分卡以及360度績效評估等,這也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績效管理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學校績效管理已然經曆了幾十年的理論積澱和實踐摸索,但是它與管理學中的績效管理仍然存在著較強的姻親甚至直接移植關係,即使學校教育領域中存在著諸多管理學中缺乏的特性,也難以割斷管理學對教育領域的強勢影響。因此,當下的各級學校在績效管理中的模式選擇上大多借鑒了管理學研究成果,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平衡記分卡以及360度績效評估逐漸被教育界所接受。

(一)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是當代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F.Drucker)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隨後在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目標管理很快成了各界人士熱議的焦點話語,甚至一度獲得“管理中的管理”之美譽。目標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須知道和理解組織目標對自己的業績要求,上級必須知道他所要求並希望的貢獻有哪些,如果這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麽管理者就走錯了方向、浪費了精力。[20]目標管理的精神旨趣在於在一定範圍內,把組織的任務和願景轉化為一些可操作性的目標,在各個層級之間建立起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從而在組織中形成一係列的目標體係,並且確保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一致性,讓每人都有明確的個人目標和責任。在學校績效管理中目標管理是最受歡迎的模式之一,這不僅源於目標管理順應了人們“付出就應該回報”的心理特征和價值觀念,而且它有效地把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進行有機地結合,形成一種強大的內在機製,激勵著組織成員對組織目標投入更大的**。學校績效管理中的目標管理要求學校在校長、教師、學生以及其他社會人士的參與下,思考、討論並形成學校在某一階段的發展目標,並且在總目標下分解出若幹子目標,這些目標與學校中的每一位成員的職責聯係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他們積極投入工作和學習的動力和激勵機製。這也規定了學校中的目標體係成為全校師生各種行為的指導方向和原則,成為評價教育教學績效和學業成就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