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研究的實施策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觀察策略是指在運用觀察法的整個過程中,即從設計到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狹義的觀察策略是指在實施觀察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廣義的觀察策略有觀察研究設計的策略、觀察實施的策略、結果分析策略;狹義的觀察策略包括位置選擇的策略、運用感官觀察的策略、觀察記錄的策略、觀察中思考與反思的策略等內容。
一、觀察研究法的設計
觀察研究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麵工作。
(一)確定觀察內容
即在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的基礎上確定好具體的觀察內容,這是整個觀察研究的前提,也是觀察研究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證。
(二)選擇觀察類型
根據觀察的目的、任務和內容,在充分了解各種觀察類型的前提下選擇相應的觀察類型。
(三)製訂觀察記錄表
觀察記錄表是幫助研究者獲取觀察資料的重要工具,它的詳略和可操作性是決定觀察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訓練觀察人員
觀察研究要求觀察人員要熟練掌握觀察的工具,熟悉觀察記錄表,能與對象進行有效的交往與合作等,這就要求觀察實施前有意識地對觀察人員進行訓練。
二、觀察研究法的實施
科學觀察的一般過程可分為準備、實施觀察、整理資料三個階段,具體步驟包括:明確觀察目的,製訂觀察計劃,做好物質準備,進行實際觀察,整理觀察資料。
(一)觀察準備
做好觀察前的準備工作,是進行科學觀察的基礎,準備工作的好壞是觀察成敗的關鍵之一。準備工作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明確觀察目的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認知活動。在觀察任何事物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即觀察什麽、為什麽觀察。隻有目標明確,才能聚精會神,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如果沒有明確的觀察目標,我們就會視而不見。因而,觀察一定要目的明確,準確地選擇對象,進行集中的觀察,就容易收到效果,絕不能盲目觀察。觀察目的是根據科研任務和觀察對象的特點而確定的。為了明確觀察目的,應做大略的調查和試探性觀察。目的不在於係統收集科研材料,而是掌握一些基本情況,了解觀察對象的特點,以便確定通過觀察需要獲得什麽材料、弄清楚什麽問題,然後確定觀察範圍,選定觀察重點,具體計劃觀察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