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七卷:魯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橋

1 現代教育的問題——日本和中國

字體:16+-

對“寬鬆教育”的思考

池田

在上次的書信中,我們概觀了日本與中國的教育史,更加清楚了兩國教育是如何深入地相互影響的。雖然上次已經提及兩國當今的教育問題,但這次我想與您進行更為詳細的探討。

首先,我們基於各種資料俯瞰日本現代教育,可以說所謂的戰後教育是在1947年製定的《教育基本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育基本法》第一條就指出:“教育要麵向人格的完善,培養和平國家與社會的建設者,培養熱愛真理與正義,尊重個人價值,注重勤勞與責任,滿懷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國民。”這一宣示與《日本國憲法》相呼應,是飽含理想主義的格調甚高的內容。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戰後日本在給予全國兒童高度均質化的教育方麵取得了成功,推動了快速的戰後複興與經濟增長所需的人才培養。

其次,盡管戰後教育秉持崇高的目的觀,但還是難以逃脫理想與現實脫節的怪圈。經濟高度發展之後的日本,在教育一線產生了考試競爭激化、灌輸式教育的弊病。為解決這些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日本出現並推行了以削減課堂教學時間、減少教學內容為指向的“寬鬆教育”。但是後麵也將談到,經濟一邊倒的社會走進死胡同,對教育一線產生了很大的負麵影響。2006年,《教育基本法》在頒布六十年後首次被修改。

作為比較教育專家,顧先生如何評價日本的戰後教育呢?

我對貴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多,研究不夠。雖然近三十年來我差不多每年都會到貴國去,但總是匆匆忙忙,開完會即回來。最長的一次住了四個月,但也隻限於大學,訪問過的中小學校很少。因此很難對貴國的現代教育做出客觀的評價。我隻想與中國教育相比發表點表麵的觀感,而且隻限於中小學方麵。因為大學比較複雜,難以找到可比性。